減少農民職災 中山大學學者研發省力機具可減66%肌力消耗
〔記者簡惠茹/台北報導〕農民的職業傷害中有93%是因體力使用過度後所引起的骨骼肌肉傷害,農委會補助國立中山大學副教授林韋至開發「農用穿戴式省力機具」,總重量低於2公斤,經實測女性進行番茄農務時可以減少66%的肌力消耗,男性文旦噴藥工作則可節省48%的肌力損耗,預計今年第1季量產上市。
國立中山大學副教授林韋至經農委會補助開發的「農用穿戴式省力機具」,今天在農委會與欣農民企業行辦理移轉簽約記者會,農委會表示,希望透過省力農機具的開發與改良,讓農民減緩在農務工作時,長時間舉臂所帶來的不適感及肩頸背痛之苦,降低職業傷害的風險。
農委會表示,根據統計,農民的職業傷害中有93%是因體力使用過度後所引起的骨骼肌肉傷害,而受傷部位有3分之1是發生在手腕,其次則是肩膀部位,而造成肩膀受傷的主因,主要是由長時間與重複性的抬手動作所致。
農用穿戴式省力機具可於農友工作時提供上肢手臂的輔助支撐力,降低農事人員進行採收與搬運時的體力負荷,農委會說明,經由儀器的量測數據也顯示具有明顯的省力效果,以女性農友進行小果番茄摘芽工作為例,使用省力機具前後,可減少66%的肌力消耗,而男性農友進行文旦噴藥工作時,則可節省48%的肌力損耗。
農委會強調,此套穿戴式省力機具沒有使用傳統的馬達動力模式,因此不需要充電與保養,使用者也不用背負電池與馬達,承受額外的重量和體力消耗,機具本體也特別選用高強度與重量輕的碳纖維材質,使總重量低於2公斤,減低農民在穿戴後的重物背負感,另採用透氣性高的背帶布料,提高穿戴後透氣度與舒適感。
農委會指出,欣農民企業行與中山大學簽約技轉後也將加快進行商品化工作,預計於今年第1季將可量產上市,農委會也將輔導業者申請納入農機補助,期透過農業科技研發成果與業者攜手合作,打造更優質友善的從農環境。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