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也要復健! 心衰竭婦靠葉克膜救回 在家靠APP恢復心肺功能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58歲的劉姓婦人因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合併急性心衰竭,去年11月接受瓣膜置換手術,心臟功能太差,術後也使用葉克膜等治療,4個月後出院時全身僵硬,但她每天努力復健並配合中榮「心臟衰竭居家健康管理app系統」做運動及上傳生理監測,心肺功能恢復良好,現在能獨立行走、生活自理、為家人煮飯,希望能重回職場。
心衰竭、心肌梗塞、冠心病或心臟手術後的心臟復健很重要,提升心肺功能及減少再住院率,台中榮總復健科主任程遠揚指出,住院臥床1週就會讓肌力下降12%,因此心臟病患者必須進行有氧運動、肌力訓練、柔軟度訓練,幫助恢復提升心臟功能、生活功能,及減少再住院率。
中榮復健科技往主任陳彥文也說,醫院為心臟病患者在住院、門診幫助患者復健,出院後持續運動復健的遵從性僅4成,加上有些患者住家遠回院不便,因此設計「心臟衰竭居家健康管理app系統」由患者紀錄每日心跳、血壓與運動量上傳雲端,醫療團隊遠端監測,落實整合性心臟復健計畫,從去年6月至今有200多名患者使用,持續復健運動達到8成、生活滿意度也8成,再住院率先13.6%降至4.1%,心臟復健有成。
劉婦今天分享經驗說,出院時全身僵硬、垂足,她每天3次跟著app做30到40分鐘的柔軟操、拉筋,現在做沙包負重運動,從出院前無法自行站立到現在每次復健可以連續走跑步機、爬樓梯、手部運動訓練一個多小時,體力大幅改善、日常生活也可以自行完成;心臟功能由26%進步到40%,6分鐘步行測試由25公尺到238公尺,鼓勵病友不要灰心,身體健康是需要努力,不要輕易放棄。
劉婦的先生也說,妻子住院時大小事都需要人家幫忙,導致兩人都無法好好休息,到出院時可以一覺到天亮,太太還能每天為家人煮飯,甚至運動量比他還多、生活還健康,實在是有天壤之別。
因應心臟復健需求患者的增加,台中榮總心臟復健治療室今天開幕啟用,院長許惠恆、副院張繼森與程遠揚、陳彥文復健團隊與劉婦共同揭幕,提升心臟復健室軟硬體設備,針針心臟病患者常伴隨許多共病症如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疾病等,病情相對複雜,復健運動必須依照病人不同的情形提供個人化評估、血壓與心電圖監測以及定期追蹤成效。
台中榮總心臟復健治療室的無線心電圖監測系統可與病房連線,可同步於病房與復健室監測術後的早期復健是否有心率不整,及早預防致命心率不整發生的機會。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