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智慧醫療進入偏鄉 高雄那瑪夏首設人臉辨識系統

2020/11/05 19:28

那瑪夏區居民日後將可透過人臉辨識智慧測量系統,量測並記錄血壓、血氧、心跳、體溫、身高、體重等生理監測。(記者許麗娟攝)

那瑪夏區居民日後將可透過人臉辨識智慧測量系統,量測並記錄血壓、血氧、心跳、體溫、身高、體重等生理監測。(記者許麗娟攝)

〔記者許麗娟/高雄報導〕為提升偏鄉醫療資源,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在衛生福利部的支持下,率先在那瑪夏引進人臉辨識系統在健康照護上,靠著臉部掃描,即可進入系統進行體溫、血壓、心跳等生理徵象的量測。

中央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高醫院長鍾飲文、副院長黃尚志等人,今日特別前往那瑪夏達卡努瓦里, 瞭解科技導入偏遠地區的使用效益,以及「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簡稱IDS)」的執行成果,並正式在大光教會正式啟用全高雄第一台人臉辨識智慧測量系統。

針對醫療不便的偏鄉,那瑪夏擁有全高雄第一台人臉辨識檢測系統。(記者許麗娟攝)

針對醫療不便的偏鄉,那瑪夏擁有全高雄第一台人臉辨識檢測系統。(記者許麗娟攝)

鍾飲文指出,高醫爭敢到衛福部「健康福祉整合服務計畫」,這台造價40萬元的人臉辨識智慧測量系統,可提供血壓、血氧、心跳、體溫、身高、體重等監測,醫院與廠商共同開發後,之前在台東大武使用,那瑪夏是高雄偏鄉第一台,未來將逐步推至桃源、茂林區,民眾首次使用只需輸入資料,日後不需帶健保卡,前往教會禮拜或活動時皆可自行操作檢測,所有量測數據皆可即時上傳至高醫的醫療照護包系統,就像隨身病歷,可獲得即時診斷。

鍾飲文補充,高醫自1997年起,參與健保署IDS計畫,投注在那瑪夏區醫療已近23年,對居民健康的維護、疾病的治療與預防有社會責任,因長期互動良好,因此把最新的醫療載具用在那瑪夏,希望帶來更更好的效益。

蔡淑鈴表示,很多慢性病需要隨時了解健康狀態,自我監測疾病狀態,過去要去醫療站或診所才能檢查,現在可隨時監測並很快得知健康狀態,便於慢性病的疾病管理和維護。

達卡努瓦里長許聖明說,山上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及癌症病人日增,但多數長輩對自己的血壓、血糖數值記不住,智慧生理量測系統可長期記錄個人的健康狀況,一旦發生緊急傷病,有助醫師從這些紀錄中即時診斷、治療,「目前在教會推廣,族人感到很新奇,接受度也很高」。

中央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左)致感謝狀給高醫院長鍾飲文,感謝高醫23年來投入那瑪夏IDS計畫的貢獻。(記者許麗娟攝)

中央健保署副署長蔡淑鈴(左)致感謝狀給高醫院長鍾飲文,感謝高醫23年來投入那瑪夏IDS計畫的貢獻。(記者許麗娟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