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長者顱顏皮膚癌術後人工真皮重建 亞大醫院成果登國際期刊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民眾若因皮膚癌接受切除手術後,過去多以植皮手術或是皮瓣重建手術進行傷口重建,亞大醫院近日有多位高齡長輩罹患惡性皮膚癌,醫療團隊考量傳統方式困難度較高,改以人工真皮重建大面積的皮膚癌口,並在仔細照料下讓傷口順利癒合,此成果獲發表在顱顏外科權威期刊「Journal of Craniofacial Surgery」,與全球醫界分享台灣成功的手術經驗。
亞大醫院整形外科醫師鄭旭棠表示,醫院近來陸續有3名年紀超過80歲的高齡患者,分別因右眼眼尾出現邊緣不規則的結痂、右眼眼頭形狀不規則黑痣以及頭頂長達約6公分的腫塊就醫,均確診為皮膚癌,因病灶在顱顏部位,讓長輩足不出戶、羞於見人。
鄭旭棠指出,根據衛福部2017年癌症登記報告,國人男女皮膚癌發生率都居第8位,且發生率逐年上升,包括紫外線照射、慢性砷暴露、離子輻射、慢性發炎、免疫抑制等都是危險因子,3名患者因年輕都務農,研判因長時間曬太陽罹患皮膚癌。
鄭旭棠表示,皮膚是人體最大器官,最重要的是保護功能,因在人體最外層,需時時接受溫度、日光、摩擦、細菌等物理化學生物的刺激,並因先天條件和後天刺激,可能出現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及黑色素細胞癌等癌症。
鄭旭棠指出,若顱顏部位有大面積皮膚癌,切除範圍至少需達4至6釐米,並需進行重建手術,傳統常見重建方式為植皮手術或是皮瓣重建手術,不過若年紀大、患有多重慢性疾病,不僅重建手術困難,且需從其他部位取得組織,再補到切除後的傷口。
鄭旭棠表示,為改善此狀況,在進行完整的皮膚癌切除後,改用人工真皮重建大面積的皮膚癌口,並經妥善照護,傷口順利癒合,此成果今年9月發表在知名國際期刊「Journal of Craniofacial Surgery」,分享台灣成功手術經驗。
鄭旭棠指出,國內皮膚癌發生率持續上升,且以高齡患者居多,但皮膚癌多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治癒率高,提醒民眾皮膚出現形狀不對稱、不規則或顏色特異等腫塊,都是皮膚癌早期症狀,務必及早就醫檢查。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