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腦中風治療有望? 美國團隊研發蛋白藥物緩解症狀

2020/08/18 19:50

匹茲堡醫學院研究團隊積極研發新藥,希望能緩解中風患者的症狀,並保護大腦;圖為示意圖。(圖擷取自pixabay)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失能與致死的主因之一,而據衛福部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平均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每年更奪走1萬多條寶貴的性命。美國匹茲堡大學大腦研究所研究團隊最近正積極研發出一種新藥,希望能幫助患者在中風期間或出院後,能夠持續保護大腦,預防病況失控或再度惡化。

該研究通訊作者、匹茲堡醫學院神經生物學教授伊萊雅思.艾澤曼(Elias Aizenman)表示,中風的成因之一是因為腦血管中有血栓堵塞,阻礙血液順利輸送氧氣和養分予大腦神經元,進而導致神經元細胞死亡;特別是位在大腦中「缺血半月影區」(Ischemic Penumbra)附近的神經元細胞,即便血液和氧氣供應只是輕微或短暫減少,也會造成細胞功能失調,數小時或幾天後就會相繼死亡。

在過去已經發表過的研究中,伊萊雅思和研究團隊估測,人體紅血球細胞膜中的鉀離子通道蛋白Kv2.1會和一種名為Syntaxin的蛋白產生交互作用,因而造成神經元中的鉀離子意外流失,最終導致細胞死亡。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團隊不僅透過臨床證實上述造成神經元細胞意外致死的原因,更進一步研發出一種名為TAT-DP-2的新型小體蛋白質;這個人工蛋白能夠有效阻止神經元中的鉀離子意外流失,以免細胞面臨死亡一途。

而且透過動物實驗,罹患中風的老鼠在注射TAT-DP-2藥物後,大腦中因中風而損傷的區域會漸漸縮減;經過一段觀察期後,神經功能也會明顯改善,並優於沒有接受注射的對照組老鼠。

該研究第一作者、匹茲堡醫學院研究生安東尼(Anthony Schulien)表示,「在臨床試驗中,目前尚未有任何藥物能夠有效阻止中風後的神經元細胞相繼死亡;但這項研究為具備潛力的靶向藥物帶來了全新契機,希望未來有一天便能順利應用到患者身上。」目前該研究已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上。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