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胰臟癌致死率高 高風險族群腹部悶痛要警覺

2020/06/25 21:58

醫師彭正明與胰臟癌病友呼籲不要放標治療希望。(記者蔡淑媛攝)

醫師彭正明與胰臟癌病友呼籲不要放標治療希望。(記者蔡淑媛攝)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台灣肝病權威、有「台灣肝帝」之稱的中研院院士陳定信因胰臟癌病逝,震驚醫界。醫師提醒,若是肥胖、抽菸等高風險族群,有腹部悶痛、背痛等情形,應該要提高警覺。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主任彭正明說,胰臟癌為十大癌症死因第七名,在後腹腔難發現、難治療,發現時有80%已經第4期,僅10%能開刀,常見發生於50至70歲,5年存活率僅5%、死亡率高,為公認的「癌中之王」!

台中榮總一般外科醫師陳怡如指出,胰臟癌有癌王之稱,就是因為大多早期無症狀、缺乏篩檢工具及指標、診斷不易、手術困難且併發症多、化療進展有限等因素,整體存活率低,通常要腫瘤大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腹痛,甚至有背痛等非專一性症狀。

若胰臟頭部的腫瘤,可能會有黃疸、灰白色糞便、皮膚搔癢、體重減輕、腹痛和消化不良等情形,若長在體部或尾部,可能都沒有任何症狀,直到腫瘤長很大才有腹痛、胃口不佳、體重減輕等狀況,因此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

陳怡如說,手術切除仍是目前唯一有機會治癒胰臟癌的方法,而胰臟位於腹腔深處,必須切除胰臟頭及其腫瘤、膽囊、部分總膽管、十二指腸,再重建消化道。

不過,陳怡如說,胰臟癌患者只要能積極治療,並非不治之症,應勇於面對。

彭正明說,胰臟癌患者近3成確診後灰心到放棄治療,但現在對於不同期別有不同階段療法,除了放化療,還有免疫細胞療法,有些甚至可逆轉降期,就又能開刀了,像是有60幾歲患者10年前罹患胰臟癌開刀,3年前復發、肋膜轉移,接受化療至今,生活品質也不錯。

彭正明說,近年國人罹患胰臟癌每年約增加5%且有年輕化趨勢,以往約60歲以上,現在也發現24歲粉領族、無家族史的確診個案,提醒如有家族史,最好在40歲後要做詳細健檢。另外,肥胖、抽菸,以及愛吃油膩、精緻甜食者是高風險族群,如有腹部悶痛、背痛、疲憊感、血糖突然上升或口渴,要特別警覺。

彭正明說,胰臟癌為十大癌症死因第七名,在後腹腔難發現、難治療,發現時有80%已經第4期。(翻攝自全民健康基金會)

彭正明說,胰臟癌為十大癌症死因第七名,在後腹腔難發現、難治療,發現時有80%已經第4期。(翻攝自全民健康基金會)

醫師陳怡如指出現在藥物和手術技術進步,機械手臂進行胰臟癌切除手術。(記者蔡淑媛翻攝)

醫師陳怡如指出現在藥物和手術技術進步,機械手臂進行胰臟癌切除手術。(記者蔡淑媛翻攝)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