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冒冷汗、胸悶暈倒 竟是急性肺栓塞
〔記者張議晨/宜蘭報導〕宜蘭縣75歲的陳姓老翁,在家中突然喘不過氣暈倒,且頻冒冷汗,家人見狀送醫檢查,最後確診為「急性肺栓塞」,緊急手術後才成功撿回一命,就醫3天後已可下床走路,復原情況良好。
收治病例的博愛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江孟修解釋,肺栓塞是指肺部動脈因脂肪阻塞,造成血液無法回到肺部交換,全身血壓、血氧濃度下降,明顯症狀是喘不過氣、頭暈,若拖延治療,恐併發休克、死亡。
醫師調閱陳翁病史,發現他雖不菸、不酒,但有高血壓、高血脂病史,已服藥多年,5年前曾發生突發性肺栓塞,所幸當時也是家人發現早,就醫後順利救回一命。
江孟修指出,陳翁5年來偶有胸悶、氣喘,但無明顯不適感,直到最近在家中準備用餐時,突然胸悶、暈到在椅子上,到院時血壓低於90毫米汞柱,瀕臨休克。
醫護人員透過電腦斷層掃瞄,發現陳翁左、右兩邊肺葉動脈嚴重堵塞,先以點滴施打溶栓藥物,讓血栓溶解,最後再用超音波脈衝溶栓導管療法,將動脈血栓震碎,3天後就可下床走路,現復原情況良好。
江孟修提醒,產生血栓危險因子與心血管疾病類似,如高血壓、血脂等,都是肺栓塞高危險群;另有動過骨科手術、癌症、服用避用藥或懷孕女性,因服用的治療藥物,也容易在血液中產生血栓,也是高風險族群;若在家中出現呼吸窘迫、氣喘等狀況,建議就醫找出病因。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