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旬翁攝護腺肥大難解尿 「攝護腺動脈栓塞術」助通樂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高雄一名93歲老翁,8、9年前罹患攝護腺肥大,一度吃藥控制,因狀況嚴重且無法放置尿管,只好接受膀胱造廔手術排尿,卻出現反覆感染,因身體狀況不佳,家屬憂心傳統手術麻醉無法負荷,在醫師建議下接受「攝護腺動脈栓塞術」,術後一天就出院,且順利移除尿管自行解尿,改善攝護腺肥大問題,重新恢復正常生活。
長安醫院心臟血管科醫師鄭詩璁今天說,這名老伯是老菸槍、肺部嚴重纖維化,罹患攝護腺肥大已有8、9年,因近來症狀變嚴重,必須置放尿管,卻因無法將尿管從尿道放入,約半年前接受膀胱造廔,卻反覆出現感染讓家屬憂心不已。
鄭詩璁說,曾有醫師建議接受傳統攝護腺手術,但家人擔心年紀大且肺功能不好,恐無法接受全身性麻醉,到院確認病情後,建議接受「攝護腺動脈栓塞術」,手術後住院1天就出院,且恢復自行解尿,1週後更拿掉膀胱造廔尿管,讓患者和家人都開心恢復正常生活。
鄭詩璁醫師說,「攝護腺動脈栓塞術」只需在患者手腕上局部麻醉後,開一個小傷口,將微導管放進攝護腺動脈中,然後注入栓塞的微晶球,阻塞攝護腺動脈,讓增生的攝護腺組織因缺血萎縮,達到減小攝護腺體積及減少尿路阻塞的目的。
鄭詩璁指出,男性超過50歲約有40%患有攝護腺肥大,而超過70歲的男性更高達70%以上患有攝護腺肥大,患者因尿路阻塞,易引發感染,若初期沒有妥善治療,病情變嚴重將引發膀胱結石、腎積水等症狀,建議患者及早治療,才不會讓病情變嚴重。
鄭詩璁並說,「攝護腺動脈栓塞術」的安全性高,對於不適合麻醉,或是擔心傳統手術危險性較高的患者而言,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