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病》3歲娃頭型兩側扁、前後長 竟是少見「顱縫早閉症」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3歲的羅小弟出生後,媽媽就注意到他頭型好像有點怪,額頭和頭頂凸、兩側扁、前後徑長,在一次感冒就診時才被醫師認定有頭型異常,最後到兒童整形外科經電腦斷層檢查,確診是罕見的「矢狀顱縫早閉症」。
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醫師盧亭辰指出,人類頭骨上的顱縫分為前額顱縫、冠狀顱縫、矢狀顱縫及人字顱縫。其中前額顱縫大約在出生後7至8個月癒合,其它顱縫都要到成年之後才會癒合,提前癒合就稱之為「顱縫早閉症」。
根據統計,亞洲人的發生率約為萬分之三,大約一年有40到50人,較西方人罕見。盧亭辰說,依據不同的顱縫早閉,會有不同的頭型,例如前額顱縫早閉會造成前額三角的頭型,單側冠狀顱縫早閉會造成大小眼、鼻樑歪斜,矢狀顱縫早閉會造成前後徑很長的船型頭。
長庚醫院今天舉辦記者會說明這項病症,羅媽媽說,她發現羅小弟在手術前常常喊頭痛,醫療團隊建議採「全顱骨塑型術」,不過傳統的全顱骨塑型術因為手術範圍大、失血量多,手術風險相對高,雖然這手術方式在國外是對於3歲矢狀顱縫早閉症的標準治療方法,在台灣卻很少醫師進行。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之前引進3D電腦模擬技術,透過術前規劃,讓手術結果更精準,日前替羅小弟做手術;林口長庚醫院從去年年底開始應用,至今已有5位病童受惠。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