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醫病》心房顫動新療法 冷凍氣球消融與三D立體定位電燒

2017/09/18 17:08

成大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儒逸(左)、李柏增(右)指冷凍氣球消融與三D立體定位電燒是心房顫動的新療法。(記者王俊忠攝)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有高血壓病史的51歲男性,常喝酒引發心悸、胸悶,經心電圖檢查證實為陣發性心房顫動,雖經適當藥物治療仍會發作,做過冷凍氣球消融術治療後,症狀已緩解。

成大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團隊醫師指冷凍氣球消融與三D立體定位電燒是心房顫動的新療法。(記者王俊忠攝)

成大醫院醫師指出,過去心房顫動以藥物治療為主,但抗心律不整藥可能有副作用,近幾年導管治療技術日益成熟,使用冷凍氣球消融或3D立體定位電燒,是治療心房顫動新主流。

成大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儒逸、李柏增說,使用冷凍氣球消融或3D立體定位電燒,執行面略有不同,但原理都在消除肺靜脈中不正常的電氣反應。這兩種療法都從鼠蹊部進入以微創方式進行,3D立體定位電燒需要麻醉、耗時較長但花費較少;冷凍氣球消融不需麻醉,耗時短、但花費較高。一般術後1-3天即可返家,不需長時間復健與休養。

成醫心臟內科主任劉秉彥表示,成醫近年致力心房顫動的介入治療,心臟血管內科心律不整團隊陸續引進心臟3D立體定位儀器及冷凍消融儀,是南台灣領先、唯一可提供患者做冷凍氣球消融治療的醫學中心,目前治療案例的成功率逾9成,病人經過冷凍氣球消融或電燒治療後,有機會停掉抗心律不整藥或減低劑量,改善生活品質。

醫院說明,受限於健保對這兩種新療法無法完全給付,須自付部分費用,加上有的患者與家屬擔心手術風險,國內心房顫動患者接受冷凍氣球消融或電燒的比例仍然偏低,尤其是雲嘉南地區更低,因南台灣能執行心房顫動介入治療的醫院極少,多數會被轉介到北部醫院,但這對家屬在術後照顧與患者回診相當不便,近幾年成醫在心律不整與心房顫動積極投注人力與資本,成為南台灣治療重鎮,能嘉惠南部患者。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