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罹「後縱韌帶鈣化」險癱 劉婦術後能走路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61歲劉姓婦人,去年出現雙手麻木、雙腳無力、走路困難,就醫確診為「後縱韌帶鈣化」,醫師判定她會癱瘓,建議等癱瘓再開刀,她不甘臥床,求助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黃伯仁,經施以固定頸胸椎骨釘手術後,住院月餘,加上復健半年,目前已能拄拐杖走路,讓她很開心。
台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黃伯仁表示,脊髓前面的後縱韌帶,原本像橡皮筋般柔軟充滿彈性,鈣化後就像石頭擠壓神經,劉婦的第3頸椎到第1胸椎共7節脊椎全被靭帶鈣化壓住,脊椎直徑不到原來的3分之1,致出現肌無力,屬於少見的重症。
台中慈濟醫療團隊透過核磁共振檢查,認為劉婦的狀況可採用手術改善,因此從脊椎後面拿掉椎弓,並移除10多公分長的鈣化後縱靭帶,讓神經有伸展空間,達到間接減壓目的,再鎖上骨釘固定脊椎到胸椎,減少併發症。 劉婦原本需坐輪椅,經6小時的馬拉松式手術後,住院1個月,再復健半年,目前已能走路。
黃伯仁指出,「後縱韌帶鈣化」好發於亞洲人,日本發生機率約百分之1到3,主要與遺傳有關,好發於50、60歲,病症類似頸椎椎間盤突出或骨刺,較嚴重的會有上運動元神經障礙,敲膝反射時會出現明顯上升,一般骨刺經神經壓迫則會出現反射下降。若症狀未達肌肉無力或四肢麻木等嚴重情況,可透過熱療、電療、紅外線震波等保守治療,延緩病情,像劉婦這麼嚴重就只能開刀。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