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選手賽前傷蹠骨 神經增生療法助完賽
〔記者何宗翰/台中報導〕15歲謝姓跆拳道選手,在校練習時左腳踢傷,造成腳趾瘀青無法彎曲,就連走路都會痛。忍痛一週才就醫,醫生診斷為左腳第2趾蹠骨受傷,且有嚴重急性發炎,建議以「神經增生療法」精準注射低濃度葡萄糖於患部,經二次治療有效緩解疼痛,得以順利參加比賽,拿下台中市跆拳道議長盃第3名。
「這個比賽對我非常重要,是國中跆拳道生涯最重要的一次比賽!」長安醫院復健科醫師王偉全表示,謝同學看診時說了上述的話,當時距離跆拳道比賽只剩一周,通常都會建議選手休息不要參加比賽,但他瞭解放棄比賽對謝同學是很大的挫折,審慎評估後決定神經增生療法,希望傷勢可以即時緩解。
王偉全說,神經增生療法主要針對神經發炎、神經痛的部分做治療,特別適合急性期,例如突然閃到腰、剛扭傷挫傷、網球肘、媽媽手、腕隧道症候群、脊椎骨刺、退化性關節炎等,先用超音波檢查看神經發炎的情形,再精準將低濃度葡萄糖打到受傷發炎的神經。
王偉全解釋,傳統增生療法是打在肌鍵韌帶上,會促進發炎反應讓它重新修復,打完會比較痛,且不適合用在急性期,但神經增生療法剛好相反,因為是低濃度葡萄糖,會讓神經發炎反應降低,變得比較不疼痛。
透過高階骨骼肌肉超音波檢查,發現謝同學左腳第2趾蹠骨受傷,當天注射完疼痛已改善7、8成,行走也較不痛了,賽前3天回診確認復原情形,並進行第2次增生療法,當時評估神經發炎情況好很多,可以如期參加比賽,最後果然拿下好成績。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