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心血管阻塞 光學同調斷層掃描是治療新武器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73歲老翁急性胸痛送到成大醫院急診,心電圖呈現急性心肌梗塞,立即接受緊急心導管檢查與血管支架置放術。成醫心臟血管內科陳柏偉醫師表示,過程中,患者接受新引進的光學同調斷層掃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確認血管大小及支架置放後與血管密合狀況,不僅將阻塞的心血管打通,一併把血管和支架修整到最佳狀態。
陳柏偉醫師指出,心血管疾病的治療,須做好血管狀況的詳細評估,也希望避免血管支架內再次狹窄的風險,主要的評估檢查中,冠狀動脈造影是最常見且最重要的檢查,可讓醫師藉以判斷血管是否有狹窄、是否需要介入治療。
陳醫師說,心血管疾病的評估,現在主要是使用血管內超音波(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VUS)及較新的光學同調斷層掃瞄,提供醫師更精準、適當對心血管狹窄程度的判斷、病變性質的評估和介入治療策略的選擇。其中,光學同調斷層的掃描方式與超音波類似,都是取得待測物反射回來的資訊,而所得到的影像則雷同病理切片。
他表示,光學同調斷層掃瞄的影像解析度比一般傳統血管內超音波更加清晰10倍左右,對於血管的分層和斑塊的內含物也有如病理組織切片般詳細的資訊,因此在心血管檢查中,對於血管壁剝離、血栓、斑塊穩定度,都可以獲得更清楚的影像和資訊。因此,在心導管侵入性檢查中,光學同調斷層影像是醫師手上新穎的檢查利器,更能幫助心臟血管內科醫師為病人「量身訂作」介入治療。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