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弛緩素致關節韌帶鬆 婦女腰痠背痛導火線
〔記者張軒哲/台中報導〕傳統坐月子習俗,仍有其必要性!一名42歲的陳姓女患者,自然產過3胎,因產後未確實坐月子,6年來常腰酸背痛、臀部連接大腿處酸痛,尤其當天氣轉換更明顯,就醫檢查後發現患者是因多產導致骨盆腔後側薦髂關節慢性發炎造成,以藥物緩解疼痛,醫師指出,產後讓身體好好休養,可預防往後容易出現全身關節疼痛症狀。
陳女育有3名現為11歲、8歲與6歲孩子,因與丈夫都是上班族,經濟壓力不小,生完第2胎與第3胎都是自己在家邊帶孩子邊坐月子,休息4週就上班,身體並未獲得妥善修復。
童綜合骨科部醫師王叔昂指出,常遇到很多婦女因莫名腰背痛求診,主要因女性在懷孕期間分泌一種讓關節周圍韌帶鬆弛的荷爾蒙「弛緩素」(relaxin),弛緩素主要是幫助母親骨盆腔鬆弛因應胎兒逐漸長大,分娩時胎兒能順暢通過原來堅實固定的骨盆腔。
但弛緩素也會造成全身關節、韌帶、結締組織的鬆弛,所以這時關節出力容易造成其他地方關節的扭傷。王叔昂表示,通常產後的4至6週,鬆弛的韌帶才能恢復正常功能,所以在弛緩素恢復正常前,要讓身體適度休息,並且避免過度操勞及提重物,避免造成關節傷害。
王叔昂說,中國傳統上的坐月子習俗,讓產後的身體好好休養,是有其必要性,可以預防往後容易出現全身關節疼痛的症狀。產後婦女應該至少避免過度活動4至6週,讓身體關節進行修復,並恢復正常功能;產後在醫師確認可以運動後,可以適度地進行骨盆運動,藉由有意識的收縮骨盆底肌肉,來練習收縮尿道、陰道、肛門周邊的肌肉群,提高肌肉的強度與張力,有效預防骨盆鬆弛。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