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直性脊椎炎」作怪 「腰痛駝背」身高縮水
記者方志賢/高雄報導
43歲的李姓男子從國小3年級出現腳踝疼痛,長期看骨科,直到27歲因腰痛、肩膀痛才確診是僵直性脊椎炎,期間接受「放血」、拔罐等民俗療法,非但不能緩解疼痛,就連頸部也不能扭動且駝背。原本181公分的身高縮水5公分,才讓他驚覺須持續治療。
儘早就醫確認以免延誤病情
醫師提醒,腰痛持續一個月沒改善,就要懷疑是僵直性脊椎炎,應趕緊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高雄榮總風濕免疫科主任曾瑞成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自體免疫疾病,與遺傳有很大關連,好發於15到40歲男性,全台估計有8萬人罹患此病。
患者因免疫系統異常導致骨骼、關節發炎與沾黏,並造成脊椎僵硬變形,疼痛發作時,常痛到寸步難行,影響心情及工作。
李姓患者是空軍飛機修護士官長退伍。他說罹患僵直性脊椎炎並未影響他服役工作,但疼痛發作時,「常痛到動一下就痛」,加上長期吃止痛藥,吃到胃潰瘍大出血送急診,最後頸部幾乎不能扭動,嚴重駝背造成身高縮水。
高榮風濕免疫科醫師胡瑞潔說,目前僵直性脊椎炎無法治癒,必須服用非類固醇止痛藥或抗風濕藥物,改善疼痛及僵硬症狀,另外可透過物理治療及游泳等運動,加強骨頭及關節的活動性,避免退化。
高榮風濕免疫科醫師王立峰也表示,目前健保有條件給付生物製劑,可有效控制病人發炎及疼痛,避免長期使用止痛劑帶來腸胃或肝腎相關副作用,但給付條件必須使用高劑量非類固醇止痛藥3個月後,發炎指數仍居高不下,才得以健保給付生物製劑。
李姓患者使用健保給付的長效生物製劑治療2年,明顯減輕疼痛,連止痛藥也不需要吃。
王立峰也提醒,民眾若長時間背痛、腰痛、眼睛發炎或手腳關節紅腫,就應該趕快到風濕免疫科就診,以免耽誤病情,造成病情惡化。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