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推拿 治療下背痛有一套
文/胡奕晟
2010年德國發表一篇大規模的臨床試驗,證明針灸治療下背痛有其療效,而且是登載於醫學界最高等級的期刊《新英格蘭雜誌》。
在臨床實務上,下背痛的表現有許多成因,除了最常見的肌筋膜炎及腰椎椎間盤突出外,更要先排除腎結石、腎炎、僵直性脊椎炎、脊椎骨折、腫瘤和感染等狀況,中醫針灸推拿治療的範圍則以肌筋膜炎與腰椎椎間盤突出為主。
即便是肌筋膜炎也有各種情況,醫師會分別究竟是肌肉攣縮或是張力過強等,進一步處理。
◎中醫常見的處理方式有以下幾種:
●針灸治療:常見以腎俞、大腸俞、委中、崑崙、環跳、秩邊、靈骨、大白等穴位,且需視情況給予特定頻率的電針。
●推拿:視情況攤平豎脊肌、臀大肌等肌群,並且需檢視足弓各骨架之間的對位。
●內服中藥:視情況給予濟生腎氣丸、獨活寄生湯等強筋壯骨用藥。
●外敷藥布:以金絲膏或止痛青草膏為主。
●腰肌的鍛鍊:在趴位姿勢下以雙手撐起上半身持續20秒鐘為一輪,一次5輪,每日3次。
●穴位按壓止痛:可按壓強間穴(圖1)、後谿穴(圖2)。
●體重控制。
●避免外傷及撞擊。
●養成良好的姿勢:站立時,避免彎腰駝背,撿東西時,利用髖關節與膝關節屈曲動作取代直接彎腰;走路時,抬頭挺胸收小腹,避免穿高跟鞋;坐立時,上半身維持直立姿勢;搬重物時,身體盡量靠近重物,身體蹲下,腰保持直立,拿穩重物後,再站起來。
(作者為中國附醫台北分院中醫部骨傷科主治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