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第一型糖尿病 3歲童血糖值飆600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
糖尿病並非只有成人才會罹患,若有糖尿病家族史,小孩有發生意識改變、嘔吐、倦怠、呼吸急促、腹痛等症狀時,在看病的同時,最好也能同時測小孩的血糖數值。
一名3歲女童因腹痛、氣喘,家人以為感冒帶小診所看病,但在數天後,因意識模糊送進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急診主治醫師郭業文在檢查後,發現女童的血糖值竟然高達600、破錶數值遠遠高於正常值(空腹小於126,飯後2小時低於200),是糖尿病酮酸血症患者。
郭業文表示,兒童糖尿病很少因自覺性症狀而被發現,往往是在酮酸中毒導致昏迷送醫後才被揭曉,必須終生施打胰島素控制病情。
該名女童平日活潑可愛,因肚子痛而被家長帶到診所看診,醫生診斷女童是為腸胃型感冒,但女童持續食慾不振,後又因氣喘服藥,病情未好轉,在半夜出現嗜睡和意識模糊的症狀,家人緊急將她送進澄清醫院急診室。
診斷結果女童是罹患糖尿病而突然引起酮酸血症,必須立即轉往加護病房作緊急處理,給予大量輸液,矯正酸血症及給予胰島素治療,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3天之後女童狀況穩定,因為女童必須施打胰島素控制病情,家長在學會了胰島素皮下注射及血糖測試後便出院。
郭業文表示,女童罹患的是第一型糖尿病,致病的原因,以遺傳基因的可能性最高,因胰臟胰島細胞先天性無法分泌胰島素,而施打胰島素是目前醫療上唯一的控制病情方法。
第一型糖尿病又稱為「兒童型糖尿病」,在台灣的盛行率約十萬分之一點五,主要是來自家族的遺傳,好發年齡群在5至7歲及10至14歲,冬天較容易發病。
郭業文建議,如果有家族性的糖尿病,小孩如果有意識改變、嘔吐、倦怠、呼吸急促、腹痛等症狀,在看病的同時,最好也能提醒醫師測測小孩的血糖數值。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