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罹椎弓解離症 役男操不到脊損跛腳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
一名20歲役男下背痛5、6年,四處就醫找不出病因,無法驗退,只好去當兵,入伍操練半年,痛到無法行走,才發現罹患「椎弓解離症」,腰椎兩側的峽部都斷裂,造成腰椎滑脫得開刀固定,但脊椎神經已經受傷難以復原,影響性功能、大小便失禁,腿部肌肉萎縮跛行。
台中榮總復健科主任張幸初指出,脊椎峽部位於關節之間的椎弓處,是椎體最細且最脆弱的地方,容易斷裂,導致不平衡和下背痛,若用核磁共振檢查將難以發現,必須透過「斜位X光」和「斷層掃描」才易檢出,國人有6%罹患椎弓解離症,6、7歲的小朋友就會出現,未對症治療,容易惡化造成脊椎滑脫、坐骨神經痛。
腰椎峽部斷裂 得開刀固定
張幸初說,這名役男從國中就開始下背痛,看遍中西醫,連精密檢查的核磁共振也做了,都找不出病因,吃藥、復健、針灸、拔罐都無效,病情時好時壞,接到兵單體檢沒病因,只好入伍當兵,經過半年的操練,最後連走路100公尺都痛到不行,被認為裝病,加重處罰。
後來張幸初為這名役男作斜位X光和斷層掃描檢查,發現在第5節腰椎兩側峽部裂開2公分,第5節腰椎到第1節薦椎已經有2到3度的滑脫,壓迫到腰、薦神經,造成肌肉無力萎縮,出現跛行,而且大小便失禁和影響到性功能,立刻被驗退,作固定手術,但已經難以恢復。
如有家族史 可做平衡測試
張幸初說,椎弓解離症的原因有先天遺傳或後天從事衝擊性、爆發性運動,常發生在第4、5節的腰椎和第1節薦骨,出現不平衡或下背痛,可作熱電療、運動治療等,如果有一等親家族史可作平衡檢測,及早發現,或是下背痛2週未癒,可進一步檢查,對症治療,避免惡化。
洪仲丘案件爆發後,台中榮總增加不少役男因下背痛諮詢要體檢驗退的電話,復健科技術主任譚仕馨指出,下背痛原因有長骨刺、韌帶增生、肌肉受傷或峽部斷裂,要驗退須有一定平衡障礙程度,脊椎解離症、脊椎壓迫骨折、脊椎側彎超過25度等問題,可到兵役體檢課諮詢。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