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黴菌性外耳炎 要根治得規律就醫

2013/06/13 06:00

文/巫剛肇

53歲的陳先生最近總是覺得左耳悶悶、癢癢、不舒服,心想既沒流膿也不痛,哪知道用棉花棒掏耳朵卻發現有黑黑的東西,趕緊到診所就醫,醫師說是黴菌感染,開了藥水使用,症狀很快就獲得改善。

問題是沒多久後又復發,而且最近兩天漸漸痛了起來,鄰居建議他改去耳鼻喉科診所就醫,透過耳鏡檢查看到許多白白黑黑的菌絲,診斷是黴菌性外耳炎。

經過局部反覆清潔和持續藥物治療,陳先生的耳朵就好了起來,而且好一段時間都沒有再復發的情形。

根據統計,外耳道感染的病菌中,約有1到2成是因為黴菌感染所造成,最常見的黴菌有兩大類,分別是麴黴菌以及念珠菌。外耳炎常見症狀大多相似,例如耳朵癢、耳悶、耳鳴、疼痛甚至是流膿等。其中耳黴菌常見的最主要症狀就是耳朵非常癢,至於疼痛感比較輕微,有時會有些分泌物,藉由耳鏡檢查常常可以看到菌絲的存在,彷彿麵包上的黴菌一般。

清黴菌、服藥治療 一週可痊癒

誘發外耳炎的因素,可以分成局部與系統性因素,例如溫暖潮濕的環境、游泳進水、過度清潔,以致缺乏耳垢的保護、掏耳朵的器具不乾淨、使用耳塞、糖尿病、免疫疾病、口服廣效抗生素、服用類固醇、癌症等。

黴菌性外耳炎經過適當的診斷與治療之後,很快就能痊癒,治療方面有幾點要注意:控制前述可能的誘發因素、清除黴菌、局部及口服藥物治療、規則追蹤。大多數在使用藥物2到3天後會開始改善,約1週左右痊癒。

一般來說,常見的抗黴菌藥都能有很好的效果,但如果治療不完全或是沒有改善誘發因素,那麼耳黴菌就會反覆發作。

因此聽從醫師建議,規律就醫,將殘存的髒東西清除乾淨,再配上足夠的藥物治療,才能完全根治黴菌感染。

(作者為桃園中壢寰東耳鼻喉科診所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