脛後肌腱功能不全 成扁平一足
圖.文/曾正浩
「我原本是跑步健將,但最近只要跑步,內側腳踝就會痛,而且會使不上力。」聽了患者的陳述後,加上觸診發現,他的脛後肌腱會感到壓痛和墊腳尖出現無力感,診斷患者可能罹患「脛後肌肌腱功能不全」。這是內側腳踝疼痛及成人後天性扁平足常見的原因。
脛後肌肌腱位於足踝內側,沿著內踝骨後緣走向腳底,並附著於舟狀骨。其功能是讓腳掌做出往下和內翻的動作,及維持內側足弓。包括走路、跑步、上下樓梯、墊腳尖、踩油門或煞車等,都需此肌腱才能完成。
此病症主要是因反覆性傷害或過度使用;過重、先天性扁平足或足部受傷病史的個案也較易發生。
主要症狀為足踝後內側疼痛、腫脹與肌腱壓痛,扁平足、後足變形,無法單腳墊腳尖站立。
診斷除了靠臨床症狀,軟組織超音波目前已成為評估的重要工具。
根據國內學者的研究,脛後肌腱的厚度約3.5mm到4.6mm不等,太薄或太厚都可能有問題。此病症典型的超音波發現為肌腱周圍發炎及靶心現象,肌腱厚度變厚,甚至有斷裂的現象。
◎治療方法如下:
●休息及調整足部活動,例如避免快走、跑步、跳躍及加劇症狀的動作,以減少足部衝擊。
●急性肌腱炎可考慮使用支架4週及注射非類固醇類止痛劑。
●降低脛後肌肌腱的壓力,包括減重;使用肌內效貼布、足弓墊及輔具。
●復健治療,包括:熱療,電療,低能量雷射治療等及運動治療。
除耐心配合醫師接受以上的治療外,還要確實執行復健運動,以強化並伸展脛後肌肌腱,才能達到最大療效,並預防復發。(作者為署立旗山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健康小叮嚀>脛後肌腱功能不全的復健
●毛巾拉筋運動︰採坐姿,用毛巾繞過左腳板,將小腿拉直,維持20至30秒,可重複3至5次。
●髖關節伸展運動︰趴臥,並將左腳打直,抬高20至30公分,維持5秒鐘,可重複2至3回合 (1回合10次)。
●側躺抬腿運動︰側躺並將左腳打直,抬高20至30公分,維持5秒鐘,可重複2至3回合(1回合10次)。
●站立拉筋運動︰雙手靠牆,右腳彎、左腳直,身體前傾牽拉左小腿20至30秒,可重複3至5次。
●墊腳尖運動︰扶固定物維持平衡,墊雙腳或單腳腳尖,維持5秒鐘,可重複2至3回合(1回合10次)。
●登階運動︰將左腳跨於10公分的平台並慢慢打直,使右腳離開地面。慢慢彎曲左腳,將右腳放回地面可重複2到3回合(1回合10次)。
●平衡延伸運動︰手扶椅子以左腳站立,軀幹前傾將右手往前延伸;或將右手跨過軀幹,往左邊延伸,可重複2至3回合(1回合10次)。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