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後側拉筋 緩解足底筋膜炎
文/譚台笙
年假過後,骨科門診來了多位腳跟著地就痛,尤其早晨下床時更是劇痛的患者,這就是典型足底筋膜炎。
38歲的張先生在年前忙助選,東奔西跑拜訪催票,好不容易選舉結束,趁年假和家人從南玩到北,沒想到年假還沒結束,雙腳走路已經一跛一跛,腳跟踩地有刺痛感,尤其早晨下床時,更是痛到受不了。
另外,百貨公司的櫃姐、市場的菜販、養護中心的護佐、家庭主婦等,也都因足底筋膜疼痛來就醫。
足底筋膜炎常見的原因是使用過度,例如:體重過重、站立太久、走太多路、慢跑,或是有導致足底筋膜不正常拉力的因素,例如扁平足、高弓足、足跟肌腱過短等。這些都會使足底筋膜受傷,反覆踩地的動作,也增加對足底筋膜的刺激,進一步造成急性或慢性發炎。
通常患者會在早晨下床著地時,足跟產生劇痛,但不適症狀在起床30至45分鐘後漸漸緩解,因為足跟肌腱在經過一夜休息後,維持較短長度,當腳下床踩地時,就會對足底筋膜造成快速而強的拉力,導致劇烈疼痛,但經過一段時間行走後,足底筋膜會逐漸放鬆,症狀也獲得緩解。
對於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建議先以物理治療,包括伸展運動、超音波、冰敷、腳弓支撐墊等保守治療,需久站工作者,得減少站立時間;此外,體重過重者必須減重、不要赤腳走健康步道,避免過度刺激足底筋膜,才能避免發炎更嚴重。
另外,選擇柔軟、寬鬆的鞋,避免高跟、太緊或太硬的鞋。
急性發作時,盡量冰敷,以減輕疼痛與發炎。平時可以做一些小腿後側肌肉的輕度拉筋運動,慢慢回復足底筋膜柔軟度,減緩疼痛症狀。
例如:踩弓箭步前弓後箭站立,雙腳腳跟著地,身體重心往前移停留10秒,雙腳輪流前後練習數次;或面牆而立,雙手打直扶牆面,然後雙手彎曲,身體往前傾,腳跟不可離地(如圖),這樣也能感受到兩腳小腿後側肌肉同時被拉扯的力量。
足部感到不適時,應儘早就醫,且耐心和醫師合作,才能獲得最大的治療效果。
(作者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骨科部主任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