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明明是包皮發炎 以為染性病 頻做檢查

2009/07/16 06:00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

泌尿科醫師發現,有男性病患的包皮長紅疹、潰瘍,就以為是得性病,儘管診斷是包皮發炎,仍擔心染性病,索性自費2000元接受性病檢測,有些人甚至3至5月就固定檢查一次;醫師表示,類似性病焦慮感的病患於門診約佔1成,其中半數沒有割過包皮。

台北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林儒廷表示,男性特別留意性器官變化,若發癢、紅疹、有凸起顆粒、潰瘍,就擔心染上性病,就診時,希望醫師能一眼判斷是否染病。不過,多數性病無法單由外觀判斷,菜花可以肉眼判斷,但梅毒、疱疹須驗血確診,淋病也須驗尿確診。

林儒廷指出,門診時,都會先詢問病患是否有危險性行為?有些病患明明是包皮發炎,也堅稱自己沒亂來,但仍擔心染性病,甚至三進三出診間確認。

林儒廷表示,政府提供的婚前健檢或年度篩檢,可免費篩檢梅毒,其餘性病需自費,2000元抽血檢驗愛滋病、兩型疱疹、梅毒,有些老病號甚至固定3至5個月檢查一次。

林儒廷說,性病焦慮感的民眾多介於30至40歲,半數沒有割過包皮,若個案包皮過長,又反覆感染包皮炎,臨床上會建議先割除包皮,避免干擾。

林儒廷解釋,陰莖未勃起時,包皮包住龜頭即為包皮過長,包皮易因潮濕發炎,常見症狀包括紅腫、熱痛、紅疹、潰瘍,民眾很難自我區分是包皮發炎或性病。

林儒廷提醒,預防性病焦慮,應避免多重性伴侶、特殊性接觸;若是包皮過長、經常反覆發炎者,建議割包皮。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