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惱人的媽媽手

2008/07/09 06:00

推動搖籃的手~好痛

文/陳妙旼

自從阿嬌姨的媳婦美美生了個白白胖胖的孫子後,她就忙進忙出,一方面照顧家族新成員,一方面幫美美坐月子。一晃眼小孫子已經3個月大,體重是出生時的兩倍,美美也回到工作崗位。正當阿嬌姨浸淫在全職阿嬤的幸福時,卻開始覺得右手虎口下方隱隱做痛。

起初她也不太在意,以為不小心扭到,過兩天就好。可是疼痛越來越厲害,連睡夢中,不小心碰到也痛。只好到醫院掛病號,醫師說,她得了「媽媽手」。

媽媽手主要是因為拇指的伸展與外張動作重複次數太多、姿勢不良,導致關節內的腱鞘發炎腫痛,由於常常出現在媽媽抱嬰兒、拍背之後,所以稱為媽媽手。正確的病名為「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或稱為奎緬氏症(de Quervain Disease)。人體在手腕肌腱外表有一層滑膜,在滑膜與肌腱間,為了減少肌腱移動時的摩擦,會分泌具潤滑作用的滑液,但是如果使用過度,超過滑液所能提供的潤滑作用,那麼滑膜就會因發炎而縮緊,影響到肌腱自由移滑動作。

媽媽手主要是「拇長展肌」及「拇短伸肌」兩條肌腱的腱鞘炎,主要症狀是在手腕靠近大拇指側,出現無法使力,或有持續疼痛壓痛的現象,並合併有緊繃、局部腫脹。除了照顧小孩的婆婆媽媽外,亦常出現在需要長期使用手腕工作的職業,如:會計、文書、打字及工廠作業員。

臨床上,主要靠病史及臨床檢查來診斷媽媽手。病人常主訴大拇指或手腕的活動伴隨疼痛。臨床檢查除了手腕靠大拇指側有腫脹及壓痛外,醫師常要病人用患側的第二到五指握拳,將大拇指握於內側,然後整個拳頭向小指側彎曲進行Finkelstein’s test,若是會引發手腕大拇指側疼痛則為陽性。

治療原則是休息、消炎及預防再犯。首先應該減少重覆性的大拇指或手腕的活動,另外選用在大拇指處有一個固定鋁片的護腕,或可由復健科的職能治療師製作固定副木,使得大拇指不會動,達到充分休息。

通常醫師會處方非類固醇類的消炎藥,或口服、或外用,若能配合物理治療則可以減少消炎藥的依賴。對於頑強性的個案有時需要局部注射類固醇,但是以1至2次為限。痊癒之後,應找出導致媽媽手的原因,改善工作環境或修改個人習慣,這樣媽媽的手才不會再痛痛!

(作者為壢新醫院復健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