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藥膳養筋骨 保持春天好活力
文/王儀絜
春天氣候變化大,相對濕氣較重,容易影響筋骨的健康。日常照護要留意保暖,避免受寒,適時適量地伸展活動,營養要均衡,盡量避免生食及冷飲,也可以善用藥膳來照顧。
分享2道可祛風濕及強筋骨的藥食膳:
◎黃精黨參炒雞胸肉(圖1)
●藥食材:黃精、黨參、白扁豆、大棗、雞胸肉、荷蘭豆、砂糖橘、蔥、生薑、米酒、鹽。
●步驟:
1.將上述藥食材洗淨,雞胸肉及大棗切適中、荷蘭豆去蒂頭及兩側粗絲、砂糖橘去皮並剝瓣、薑切片、蔥切段。
2.將步驟1的黃精、黨參、白扁豆、大棗放入湯鍋中,加入適量水,先浸泡約20分鐘,備用。
3.將雞胸肉放入適當容器中,取步驟2浸泡的中藥藥汁(適量),均勻淋在雞胸肉上,再放上薑片及少量米酒後靜置,備用。
4.將步驟2含藥材及藥汁的鍋子進行加熱,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續煮20分鐘,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可關火。
5.煎鍋倒入少量油,待熱鍋後,先轉小火,放上蔥段炒香後,將步驟1的荷蘭豆、砂糖橘及步驟3的雞胸肉,放入鍋中,再開至適量火候,將雞胸肉炒至變色。
6.加入步驟2的藥膳湯汁,續炒至雞胸肉吸收湯汁,即可關火,盛盤上桌。
●功效:
「黃精」性味甘平,滋陰潤肺、補脾益氣;「黨參」性味甘平,可補中益氣、生津養血;「白扁豆」性味甘微溫,可健脾化濕、和中消暑;「大棗」性味甘溫,可滋補肝腎、益精明目;「雞肉」可溫中補虛、含蛋白質及維生素;「橘子」及「荷蘭豆」均含維生素C、B2、β-胡蘿蔔素、膳食纖維。
●小叮嚀:素食者可去雞胸肉用板豆腐取代。
◎赤小豆薏苡仁小排湯(圖2)
●藥食材:赤小豆、薏苡仁、玉米鬚、生薑、豬小排、番茄、玉米、米酒。
●步驟:
1.將上述藥食材洗淨,番茄、玉米、生薑切適中,豬小排汆燙備用。
2.將步驟1的赤小豆、薏苡仁、生薑放入湯鍋中,加入適量水,先浸泡約20分鐘,備用。
3.將步驟1的玉米鬚及豬小排及適量米酒,放入步驟2含藥材及藥汁的鍋子進行燉煮,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續煮30分鐘,接著加入番茄及玉米再煮10分鐘,最後,放入少許鹽調味,即可關火,湯碗盛裝上桌。
●功效:
「赤小豆」性味甘酸平,可利水消腫、治頭痛頭風;「薏苡仁」性味甘淡涼,可健脾滲濕、解毒排膿、除痹止瀉;「生薑」性味辛溫,可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化飲;「玉米鬚」性味甘平,可利水消腫;「豬小排」含蛋白質、鐵質、鈣質;「番茄」含維生素C、β-胡蘿蔔素;「玉米」可調中開胃、含有豐富營養素。
●小叮嚀:素食者可去豬小排,用杏鮑菇取代。
(作者為台中市李德茂中醫診所藥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