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養首重養脾胃 中醫打造健康美肌
文/王珮君
「醫師,我這裡長痘痘是不是肝臟有問題?」「醫師想美白要吃什麼?」愛美的你也有這些疑問嗎? 其實,對外貌的關注與保養,早在2000多年前的馬王堆古墓典籍就有相關記載,例如將雞蛋加入酒中飲用的美容方式。
先秦時期,人們用洗米水洗臉,也有用動物脂肪製作「面脂」來保養皮膚,還有花卉、豆類等熬煮的護膚品,如面藥方:朱砂粉、雄黃粉、水銀霜、鉛粉、黃鷹屎等。雖然現在這些材料不再使用,但可以看出古人認為白色材料有美白效果,而紅色、粉色、橙色材料則能增添氣色。
在中醫觀點中,保養的首要目標是養脾胃。脾胃功能不好使氣血生化不足,食物也無法有效運化代謝,進而形成痰濕瘀熱,表現為皮膚問題,如搔癢、痘痘粉刺、油光、粗糙暗沉等。因此,在治療皮膚疾病時,通常會從脾胃開始調理,因為大多數皮膚問題的患者都有腸胃問題。
脾胃不好氣血生化不足 食物吸收差
其次是肝腎的調理。當壓力過大使肝氣鬱結或肝火時,皮膚會出現紅熱、膿痘、粗糙無光,還可能伴隨嘴破、便秘、眼乾等情況。而腎是「先天之本」,掌管人體生長,對肌膚、頭髮、骨骼至關重要。熬夜或年齡增長會導致腎精不足,最常見的表現就是皮膚乾燥、落髮、月經異常等。
另外在治療經驗中,乾瘦型的女孩較難調理,因為她們通常脾胃吸收差,伴隨肝氣不舒,情緒焦慮,腎陰也多為不足。針對這類患者,在補肝腎的同時兼顧調脾胃,使其補而不上火、並令脾胃吸收藥物,至於適合調理脾胃、養肝腎的食療,有美白薏仁粥、杞菊明目湯,以及淮山芝麻糊。
◎美白薏仁粥
●材料:薏仁、蓮子、百合、米、冰糖。
●功效:健脾去濕,滋養氣血,淡化黑斑、美白肌膚。
◎杞菊明目湯
●材料:白木耳、枸杞子、菊花。
●功效:養陰潤肺,補肝益腎,改善視物模糊、兩眼昏花。
◎淮山芝麻糊
●材料:山藥、黑芝麻、米。
●功效:滋陰補腎,益脾潤腸,強身健體,讓頭髮烏黑亮麗。
(作者為台南豐盛中醫診所中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