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翁摸肚皮就腹痛 竟是憩室炎併發腸穿孔

2025/03/12 05:30

▲林敬淳醫師提醒,大腸憩室炎的疼痛點與其他腸胃疾病相似,容易被誤認為是腸胃炎。(記者陳建志攝)

▲林敬淳醫師提醒,大腸憩室炎的疼痛點與其他腸胃疾病相似,容易被誤認為是腸胃炎。(記者陳建志攝)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

65歲廖姓男子過年前出現連續多天腹痛,一度「摸到肚皮都痛到流淚」,家人趕緊送急診,經檢查後,醫師研判是憩室炎併發腸穿孔,情況十分危急,醫療團隊緊急手術切除部分大腸後才順利挽回一命;醫師提醒,憩室炎雖是常見疾病,但若輕忽演變成重症,恐有致死風險不可不慎

切除受損腸道 救回一命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林敬淳指出,「憩室炎」是一種消化系統的疾病,主要發生位置在大腸,所謂「憩室」,指的是腸道壁上的小囊袋,這些囊袋可能因腸內壓力過高或結構因素而形成,隨著年齡增長,憩室形成機率也會增加,一旦憩室受到感染或發炎時,就會引發憩室炎。

經安排斷層掃描後,大腸憩室不僅嚴重發炎且已經破裂,導致腸內容物外漏引發腹膜炎,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導致敗血症危及生命。醫師評估後,建議切除部分受損的大腸腸道,總算救回一命,日前已經出院返家休養。

林敬淳強調,輕微或中度的憩室炎患者,通常可透過抗生素治療來控制感染,醫師會開立抗生素以減輕炎症,若患者疼痛嚴重,可使用止痛藥物減輕不適。此外,飲食調整也是治療方式之一,初期可採取低渣飲食,減少腸道負擔,待症狀改善後逐步恢復正常飲食。

林敬淳提醒,大腸憩室炎的疼痛點與其他腸胃疾病相似,容易誤認為是腸胃炎只要吃藥就好,因而延誤治療時機,造成病情惡化,因少數大腸憩室炎病患,也隱含大腸癌危機,建議治療告一段落,4週後可安排大腸鏡檢查。

林敬淳並建議,民眾平時要多吃蔬果雜糧等高纖食物及多攝取水分,可減少憩室炎發生機率,若有憩室炎病史,腹痛就醫時,務必要告知醫師,才能儘速掌握病況,給予正確及時治療方案。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