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舌癌治療 有望恢復舌功能
文/楊士維
6年前,1名年約60歲的男性因為左側舌腫塊就醫(圖1),他本身有吸菸及嚼食檳榔的習慣。就醫時表示,2個多月來,左側舌部長了1個腫塊,原本以為是吃到不潔的食物導致局部發炎腫脹,不料這個腫塊不但沒有消褪,反而越來越大。經切片檢查之後確認是「舌癌」!腫瘤分期檢查結果顯示是舌癌第1期。病患選擇手術治療;手術後6年,舌部傷口已完全癒合,毫無復發(圖2)。
口腔癌的治療包括手術切除以及放射線治療(必要時合併化學治療),若是手術能完整切除腫瘤,主要以手術為主,缺點是切除後對局部構造的功能會有影響。
舌癌在早期階段(第1、2期),手術治療是常見的選擇。舌腫瘤切除之後,對舌頭的運動及功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語言構音、吞嚥部分功能受損
舌頭在口腔中的功能非常多樣化,不僅負責語音發音,還與吞嚥、攪拌食團以及味覺有密切關聯。因此,手術對這些功能的影響是必然的。手術部位的傷口會導致舌頭的靈活性下降,影響舌頭向前、後、左、右的活動範圍,使患者在發音和進食時感到困難。
由於舌頭的運動能力減弱,患者在翻動攪拌和吞嚥食物時會遇到挑戰,特別是固體食物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完全被嚼碎並順利吞下。
此外,舌頭感覺的敏感性也可能減弱,這可能會影響到味覺,味覺的喪失或減弱,雖不是普遍現象,在一些患者中可能會發生。患者在適應新的舌頭運動模式時,往往需要一段恢復期,有些晚期患者可能需要進行言語治療或物理治療來幫助恢復舌頭的功能。
這名男病患因為是早期舌癌,手術後的語言構音、吞嚥以及相關舌部功能受損不大,6年後的今日大多已經幾近復原正常。
及早就醫診斷,在疾病早期進行治療,患者有很大的機會,部分甚至完全恢復舌頭的功能。
(作者為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耳鼻喉科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