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陳年骨折變O型腿 保膝不換膝 人生向前走

2024/10/06 05:30

▲長時間不良於行,除了身體上的不適,更會連帶影響社交與日常,進一步造成心理健康問題。(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長時間不良於行,除了身體上的不適,更會連帶影響社交與日常,進一步造成心理健康問題。(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

61歲的藍先生10多年前因車禍左腿骨折,近年左膝疼痛越來越嚴重,甚至變成「O型腿」,日常生活大受影響,忍了將近2年才決定就醫,北醫附醫骨科部團隊透過客製化的膝關節保留手術搭配3D列印技術應用,採取「保膝不換膝」的方式,成功矯正他的膝關節,不僅保住了原本的膝蓋,生活品質也大幅提升。

北醫附醫骨科部昨天分享保膝手術發展,北醫附醫骨科部運動醫學科醫師吳家麟指出,無論是外傷或隨著年齡增長的退化性關節炎,長時間不良於行,除了身體上的不適,更會連帶影響社交與日常,進一步造成心理健康問題,隨著超高齡化社會來臨,膝關節治療更應受到重視。

矯正手術減疼痛 延緩人工關節置換

吳家麟說,藍先生10餘年前發生車禍,因骨折癒合問題導致膝關節內彎變形,關節受力不當,長期損耗軟骨及韌帶,造成膝關節疼痛及O型腿,合併出現腳踝歪斜等症狀,嚴重可能需要更換人工關節,經評估後,以陳舊性骨折矯正手術及高位脛骨矯正手術,協助減輕膝關節內部壓力,藍先生術後恢復良好,不需更換關節,就能找回健走人生。

「走10分鐘路就受不了!」藍先生回憶,當時痛到走路都有問題,甚至整個人往左傾斜,吃遍各種保健食品,還買了昂貴的鞋墊,結果都沒有效,直到接受手術,疼痛問題才大幅改善,也終於能恢復正常行走。

吳家麟表示,膝關節手術的選擇取決於損壞的範圍、患者的年齡等,必須依個案情況調整,臨床上則朝「保膝」方向發展,當膝關節只有一處受損,通常會建議進行高位併骨節骨矯正術或單關節置換術,若是年輕患者,即使膝關節有多處損壞,也會先嘗試矯正手術,以延長關節的使用壽命為目標。

吳家麟說,透過矯正手術減少膝關節退化或運動損傷導致的疼痛,進而延緩人工膝關節的置換,約有8成患者可以延長關節使用達到10年時間,甚至有人可以到30年。

▲藍先生膝關節疼痛及O型腿,合併出現腳踝歪斜等症狀(左),經以膝關節保留手術減輕膝關節內部壓力(右)。(北醫附醫提供)

▲藍先生膝關節疼痛及O型腿,合併出現腳踝歪斜等症狀(左),經以膝關節保留手術減輕膝關節內部壓力(右)。(北醫附醫提供)

客製化保膝手術 搭3D列印技術應用

考量每個人的膝關節結構與問題不同,吳家麟說,近期已可採「客製化」膝關節保留手術,搭配3D列印技術增加手術精確度,迄今已累積逾百名病例,提供患者換關節外的治療選擇。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