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上吐下瀉 小孩染諾羅病毒惹禍
文/湯夢彬
早晨門診一對30多歲夫妻帶著讀小學的女兒一起就診,全家3個人的症狀是腹痛、腹瀉、嘔吐、低燒、全身肌肉痠痛等。女兒幾天前先發病,主訴班上有同學感染腸胃炎,後來父母也開始不舒服,經過檢查確定為諾羅病毒感染造成的急性胃腸炎,給予藥物以緩和相關症狀為治療。
透過糞口、飛沫傳染
諾羅病毒(Norovirus,又名Winter Vomiting Bug)感染全年均可發生,但以冬季較多,主要由糞口途徑傳染,即食物被充滿病毒的糞便污染所致,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也可能透過飛沫傳染。
一般症狀主要有腹痛、腹瀉、嘔吐、低燒、全身肌肉痠痛等。症狀一般維持12-60小時後自行消退,但病毒的排泄會延續2星期左右。如腹瀉厲害,容易發生脫水、休克等症狀。潛伏期通常為12-48小時。由於該病毒可以在體外環境存活達3個星期之久,間接接觸是長期被忽略的傳染渠道。比如患者便後或嘔吐後洗手不夠徹底,則會污染門把手、水龍頭、遙控器、毛巾、衣物等,健康人接觸過這些物品再手拿東西吃,或準備食物,就可能感染。
勤洗手、保持食物清潔
預防的關鍵在於患者和健康人群都頻繁地用肥皂和熱水認真洗手,特別是進食前和如廁後。被患者便後或嘔吐後接觸過的物品和台面,要用含氯漂白劑清潔。患者的唾液也含有該病毒,不能共享餐具和飲食。
患者一般3-5天後恢復健康,傳染性減低。但物品上所帶的病毒可以存活2-3個星期,被污染的水源裡的病毒可以存活更長。患者在痊癒後幾個月之內對該病毒有免疫力,但之後免疫力會消失。
諾羅病毒集體感染事件在全球十多年間不斷發生,諾羅病毒的感染力強,很容易一人得病,導致全家感染,甚或全班感染,良好洗手衛生習慣和食物清潔是重要的預防之道。
(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中東區分院家庭醫學科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