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童性早熟勿驚慌 中醫教正確調理
文/凌慈珊
8歲的莉莉(化名)和阿公、阿嬤同住,本是愛笑、愛和同學打球玩耍的小孩,但最近一臉心事重重,阿嬤以為她上個月確診後,身體還有不舒服,或是因為考試退步而不高興,應該很快會回復正常;但事實卻不是這樣。追問下,莉莉怯怯地說:「胸部乳頭邊硬硬、痛痛的1個多月了,不知是不是打球受傷……」;阿嬤伸手摸一摸,真的硬硬腫腫,嚇得趕快帶來就醫。
經過仔細診查,莉莉不是生病,是出現第2性徵變化。阿嬤很疑惑:「她才8歲啊!」
性早熟在古代並不是個常見疾病,從古代傳承下來的資訊相對於其他感染症是微乎其微,但此疾病在近代卻越來越常見。
女8歲、男9歲前出現第二性徵
兒童性早熟的廣泛定義為:女童於8歲前、男童於9歲前開始出現第性徵變化,女孩性早熟的發生率為男孩的5-10倍,其中超過90%屬於特發性中樞型性早熟(原因不明),性早熟病因複雜。
中醫認為,性早熟病位在沖任,源在肝腎,近年來文獻對性早熟發病機制的認識主要有陰虛火旺、肝鬱氣滯、痰濕凝結。治法常用滋陰降火、疏肝解鬱、健脾化痰散結。
研究統計,知柏地黃丸與加味逍遙散是台灣臨床最常用的前2個複方,麥芽與夏枯草是最常用的2個單方。並可搭配針灸,針灸穴位可選用足三里、太衝、血海、陽陵泉、三陰交、復溜等穴位。小孩怕痛可使用雷射針灸筆,讓治療達到更好療效。
健康吃、要運動、最晚11點前入睡
除此之外,為減少性早熟發生,建議家長注意小孩的睡眠、飲食和控制體重、運動。睡眠要睡對時間(晚上10點前入睡為佳,最晚11點前睡著)。飲食不挑食且少甜食,避免食用過多巧克力、蛋糕、乳製品、短期飼育肉品(雞鴨鵝肉)、油炸類食物等;控制體重,注意每餐攝取份量。每天規律運動20分鐘以上,多做伸展跳躍運動,例如跳繩、拉單槓、投籃、排球、羽球等。
(作者為彰化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