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拯救富貴手 手部濕疹不再乾裂痛
文/周宛儀
辛苦的阿綿(化名)除了平日要忙小吃攤的生意之外,家中無論是煮飯、洗衣、拖地、還有幫小孩洗澡、包尿布、洗奶瓶等也都是一手包辦,經年累月下來,手常常反覆厚皮、裂傷、發乳、發癢,傷口一碰到酒精或清潔劑更是疼痛不已,疫情時期常常需要洗手與噴酒精更是讓手的狀況越來越糟。
經檢視發現,阿綿的手除了有紅癢、脫皮、角質厚到已經發黃之外,還用紙膠貼滿許多裂傷的地方。查詢了她之前的雲端藥歷發現,她曾反覆使用過各種強度的類固醇與抗組織胺,但仍然不見起色。後來在遵循衛教與使用新型藥膏後,阿綿終於不再為手部乾裂、疼痛所苦。
當皮膚角質層受損,又反覆摩擦刺激後,很常有局部厚皮與乾裂的狀況,如果手部有傷口,建議避免直接貼紙膠,避免刺激傷口或產生膠帶皮膚炎反而使狀況惡化,當手部有紅癢、脫皮或是傷口時,應直接至皮膚科就診治療,以免傷口感染變蜂窩性組織炎,得不償失。
改溫和沐浴乳洗手 擦乾上乳霜
建議民眾在防疫時期避免用清潔力比較強的肥皂或抗菌洗手乳洗手,可以使用較溫和的沐浴乳來取代。如果工作需要碰水,可以考慮配戴兩層手套(裡面配戴純棉,外面配戴防水手套);如果只能戴單層手套,可用聚乙烯(塑膠PVC)手套或無粉丁晴手套,避免配戴比較容易過敏的乳膠手套。
洗完手擦乾後,應隨時擦護手霜修護皮膚的保護層,護手霜宜選擇成分單純、無香精且夠滋潤的乳霜,或使用純的凡士林,在所有會洗手的地方都放置護手霜會更好。
傳統健保藥物多為類固醇藥膏,擦久也可能會產生類固醇的副作用,如皮膚變薄、血管擴張、容易感染甚至產生類固醇戒斷症候群,因此定期回診,在皮膚科醫師的監控下調整藥物強度是很重要的,而非領到一條藥膏後一路擦到底,或是各種皮膚問題都拿同一條藥膏亂擦。
戴手套防碰水 勤保濕並治療
◎手部濕疹3大注意事項:
●富貴命:不宜做會碰水碰濕的工作,如果要做,必須配戴合適的手套如聚乙烯(塑膠PVC)或無粉丁晴材質的手套。
●勤保濕:洗完手隨時擦成分單純夠滋潤的護手霜。
●要治療:手的皮膚若已發炎仍需藥物治療,單靠乳霜效果有限。配合醫師治療,固定回診調藥。
在手部濕疹的治療上,如果長期治療無效,可以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使用新型藥物或藥妝品輔助,讓治療事半功倍。
(作者為真心皮膚科診所院長)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