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因禍得福!》確診婦住院腳腫脹 意外揪出靜脈栓塞

2022/11/14 05:30

檢查影像顯示,右腳深部靜脈栓塞經過治療後已恢復正常。(照片提供/黃世銘)

文/黃世銘

56歲的何女士,因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而持續發高燒,開始燒了又退,接著又喘,經由胸腔內科醫師檢查後,發現肺部出現異常白點,於是安排住院進一步治療。不料到了隔離病房已逐漸恢復,卻在轉入普通病房時,突然發現右腳腫脹,緊急安排靜脈超音波及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下肢深部靜脈栓塞,甚至已經有肺栓塞。

未及時處理恐致肺栓塞

通常血液疾病、老年人、久站久坐、孕產期婦女,都是深部靜脈栓塞的高危險群,症狀包含疼痛感、水腫、腿圍變大、小腿腹壓痛等,在血液回流不良而產生患肢腫脹,常見於下肢,但偶而也會出現在上肢。

深部靜脈栓塞剛開始時症狀並不明顯,之後因為栓塞加劇而出現單側腳腫、疼痛及發熱,嚴重時,除了可能引起靜脈血液循環受阻,造成患肢嚴重水腫,若未及時處理,甚至可能導致肺栓塞而致命。

何女士被緊急安排手術,術中為避免治療過程中產生新的肺栓塞,放置了下腔靜脈血栓過濾器,確認血栓阻塞部位後,以氣球擴張術及置放溶血栓導管,改善血管狹窄部位,最後再留下溶栓導管,以配合血栓溶素持續注射治療,並配合口服用抗凝血劑治療,腫脹也得以緩解。

隔天再次進行靜脈血管攝影時,意外發現患側腸骨靜脈在清除血栓後有嚴重狹窄,再次進行氣球擴張術後仍有回彈性狹窄,配合術前斷層掃描,診斷為腸骨靜脈壓迫症候群,於是此次再度安排複合式手術室,透過螢光攝影及血管內超音波完成腸骨靜脈支架置放手術,已改善靜脈回流,並避免深部靜脈栓塞再發生。病患手術後腳部腫脹已完全緩解,順利恢復健康。

複合式手術室透過螢光攝影及血管內超音波完成腸骨靜脈支架置放手術,改善靜脈回流,並避免深部靜脈栓塞再發生。(照片提供/黃世銘)

腸骨靜脈壓迫症候群因其異常位置在骨盆腔內,不易被超音波發現,需要靠電腦斷層、核磁共振靜脈攝影,或血管內超音波才能正確診斷。若未正確診斷並積極治療,可能會引發深部靜脈血栓,提醒如果有復發性或急性單側下肢腫脹疼痛,就應儘快就醫,尋求正確的診斷與治療。

(作者為大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週邊血管中心主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