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鼻涕≠鼻竇炎 5症狀正確判斷
文/蘇之婉
幼稚園的小朋友感冒發燒、黃鼻涕,很多家長就以為孩子是罹患鼻竇炎,馬上使用抗生素治療,但是其實黃鼻涕不一定是鼻竇炎!
急性鼻竇炎常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起,如果有過敏性鼻炎、鼻肉肥厚阻塞、或常接觸到二手菸的環境,就比較容易導致鼻竇炎。
細菌性鼻竇炎 才需抗生素治療
鼻竇炎可區分為病毒性或細菌性、急性或慢性,嚴格說起來,只有鼻竇炎合併次發性細菌感染(細菌性鼻竇炎),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感冒引起的鼻涕,特別是在小朋友,常因為無法好好擤鼻涕,當分泌物長時間停留在鼻腔內,特別是一早起床,或是上學一整天後,鼻涕就會又黃又濃稠,這種情況,其實只要能有效清除分泌物,多花一點時間監督孩子擤鼻涕,就不易變成鼻竇炎。
◎若有以下症狀,可能是鼻竇炎
●黏稠鼻涕或鼻塞症狀超過兩週以上。
●持續黃膿鼻涕超過3天至一週以上。
●本來已經緩解的感冒鼻涕症狀,卻又突然惡化或發燒。
●臉頰或額頭腫脹疼痛感。
●其他:也可能伴隨其他症狀,如:持續鼻塞頭痛、久咳不癒、鼻腔或口腔有異味、感覺上頷或牙齒疼痛等。
鼻竇炎若合併細菌感染,如果沒有好好治療,可能導致併發症,例如眼窩周圍蜂窩性組織炎、腦膜發炎或膿瘍。但是家長也不用過度緊張,ㄧ般人以為抗生素可以改善濃鼻涕或鼻塞,其實使用症狀治療藥物、抗過敏藥物或噴劑,配合蒸氣、清洗鼻腔或抽吸鼻涕,也能有同樣效果。
通常感冒初期是不會診斷為鼻竇炎的,患者求診時,可詢問醫師用藥,以減少不當開立抗生素。
如果過度診斷細菌性鼻竇炎,常會導致抗生素濫用,而增加細菌抗藥性。抗生素濫用已經不是個人用藥無效的問題,抗藥性菌株會在群體當中傳播,是整體社會的醫療問題。然而如果診斷為細菌性鼻竇炎,有需要使用抗生素時,一定要遵從醫囑,完成療程,才能減少細菌抗藥性的產生。
(作者為台南蔡尚均兒科診所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