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下背痛多年不癒 當心薦髂關節炎

2021/12/10 05:30

▲圖1:薦髂關節位於薦椎與骨盆交界,是下背痛的常見原因之一。(照片提供/唐宗詠)

文/唐宗詠

下背痛是慢性疼痛門診中最常見的看診原因之一,甚至許多壯年族群也因下背痛影響了工作及生活品質!有的下背痛只需適度休息就會改善,但有的下背痛會困擾多年。這時候明確的診斷和精準有效的治療就變得非常重要。

易和坐骨神經痛混淆

下背痛的可能診斷除了常見的坐骨神經痛、肌筋膜疼痛以外,還必須考慮其他關節和椎間盤的問題。薦髂關節就是其中一個常見的下背痛原因,這關節位在「薦椎」和骨盆的「髂骨」交接處(圖1),所以我們稱為薦髂關節。這種下背痛有時會放射到下肢,因此容易和坐骨神經痛混淆,也因為疼痛的部位常在臀部附近,也有很多病人多年來自我診斷是「梨狀肌症候群」。

這種疼痛常常是腰挺不直、久坐或晨起時特別痠痛,有時甚至有下背臀部的局部壓痛點。其中,懷胎後或懷胎較多次的婦女、腰椎外傷或是接受過腰椎手術的民眾,發生這種下背痛的機率較高,但幸運的是,薦髂關節疼痛通常不需要用到手術即可治療。

薦髂關節的治療初期會先以止痛藥、物理治療為主,若經過保守治療效果仍不佳,此時便可考慮採取影像導引介入治療(圖2)。

▲圖2:利用超音波導引注射,可協助精確診斷及初步治療。(照片提供/唐宗詠)

介入治療首先會使用局部麻醉藥注射進行診斷,接著利用增生注射或自體血小板血漿,來增強或修復局部組織。待關節周邊的組織強度提高,薦髂關節穩定度上升後,疼痛便會大幅改善。

如果恢復不夠理想,有可能是關節病變較為嚴重,此時可能需要重複數次注射治療。有極少數的病友對注射治療的反應不好,這時候也還有高頻熱凝治療可以進行神經阻斷術(圖3),減少疼痛,改善生活品質。

▲圖3:遇有較嚴重的情形,也可使用X光導引進行更精確的治療,需要時甚至可搭配高頻熱凝神經阻斷。(照片提供/唐宗詠)

下背痛病因多,診斷不易,如果有困擾超過3個月以上時,應積極尋求治療,並適度運動、加強腰椎核心、注意姿勢及生活型態調整,以免造成狀況更為惡化!

(作者為臺中慈濟醫院疼痛治療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