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外傷性外耳道炎不治療 恐成菜花耳

2021/07/04 05:30

▲患者就診時,外耳道出血、嚴重發炎,耳膜上微血管擴張(圖左) ;治療1週後,外耳道傷口癒合,發炎減輕(圖右)。(照片提供/陳登郎)

文/陳登郎

一名20多歲男性,某日洗澡時,不慎讓水直接沖到耳朵,左側耳道浸水。嘗試左耳朝下,左腳單跳,卻跳不出水來,只好用棉花棒伸進左側耳道去吸水,但還是悶悶的。

原以為是耳垢膨脹堵住,用金屬耳扒去挖,有挖出一些塊狀物,卻突然感到一陣劇痛,左耳流出血來,嚇得趕緊住手。隔日早上,該耳在聽聲音時,感覺像隔著一道牆,相當地悶塞。到了中午,感覺左耳殼熱熱的,開始流出一些帶血的分泌物,會聽見「嗡~嗡~嗡~」,想再掏耳,棉棒卻伸不進去。

就醫時,我發現他的左側耳道變窄,耳道已經破皮,血塊都還沒凝固,耳膜微血管擴張。

該患者其實是罹患了「外傷性外耳道炎」,大多起因於不當掏耳,器具不斷地摩擦外耳道,皮膚破裂及出血,血液堆積在外耳道上,表皮上的正常微生物菌種 (大多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入侵,開始發炎紅腫,耳膜也跟著發炎,干擾到耳膜收集聲波的功能,患者在聽聲音時,就會覺得受到阻礙。

治療則以口服止痛藥及抗生素為主,務必保持乾燥,大約一星期都不能碰到水,否則感染會擴大。

在治療時,醫師會先設法清除掉外耳道上的血塊,擦上優碘藥水或抗生素藥膏,否則,血液連同耳垢凝固在一起,會變成堅實的硬塊,阻塞外耳道,出現傳導性聽力障礙。

若不治療,外耳道持續發炎,細菌侵犯外耳道底下的軟骨膜,會變成惡性外耳道炎;若向外擴展到耳殼,會變成耳殼軟骨膜炎,恐遺留菜花耳。

患者在接受醫囑治療後,左耳不再疼痛,耳悶消失。

需注意的是,有些人因為過敏體質,連帶外耳道也出現過敏,奇癢無比,若沒有接受治療,就貿然使用工具掏耳,不僅破壞外耳道上皮既有的耳垢保護層,致使黴菌滋生,變成耳黴菌,愈掏愈癢,也會在某次過度掏耳後出現此病;有類似病症者,勿盲目掏耳,宜正確就醫。

(作者為吉豐耳鼻喉科診所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