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橈隧道症候群 常被誤認「網球肘」

2021/06/29 05:30

圖1:背側骨間神經於旋後肌出口處有明顯腫脹,箭頭是指腫脹的背側骨間神經。(照片提供/徐幼鈞)

文/徐幼鈞

橈隧道症候群是背側骨間神經在橈隧道被壓迫而產生的疾病,疼痛位置在手肘外側遠端4指幅左右,而非肱骨外上髁,常被誤認是伸腕肌腱發炎(俗稱網球肘)。

手腕翻轉疼痛 手指抓握無力

病患有手腕翻轉疼痛、手指抓握疼痛無力的現象,有些人甚至會影響打字和運動。

陳先生是程式工程師,十分仰賴雙手打字。週末高爾夫球比賽後,發現右前臂十分緊繃,手腕上下翻轉和手指抓握時會引發疼痛,於肘關節下方一手掌寬處有明顯壓痛點。雖自行戴上手肘護具與局部藥膏塗抹,症狀仍在且輕敲該處會有向下傳遞的麻刺感。

評估後診斷為橈隧道症候群,以高解析度超音波發現背側骨間神經於旋後肌出口處有明顯腫脹(圖1)。與陳先生討論後,採取超音波導引神經解套術,逐漸減少疼痛,並恢復手指抓握力。

橈神經於手肘處分支成橈神經淺支和背側骨間神經,後者會貫穿旋後肌(即橈隧道),接著支配前臂背側的伸指肌群。若神經在橈隧道被壓迫,病患會有旋後肌局部疼痛與前述患者的症狀。

雖然位置與網球肘接近而常被誤判,但使用超音波可利用總伸腕肌腱附著點處無明確發炎、病變等結果來幫助鑑別診斷,並找出神經確切的壓迫點進行神經解套注射,可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

若注射效果不彰,可評估安排神經傳導檢查,確定背側骨間神經是否已有結構性損傷。若已有軸突病變,則考慮給予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治療,甚或進一步轉介外科,評估是否進行減壓手術。

圖2:伸腕肌伸展運動:患側手肘伸直、手心向下、手腕屈曲,健側手施力於患側手腕,使伸腕肌群被伸展。(照片提供/徐幼鈞)

橈隧道症候群其實常伴隨網球肘一起發生。此類病患除應注意平日伸腕肌群的放鬆,適時增加伸腕肌伸展運動(圖2)與漸進式肌力強化訓練,可以減少反覆發作。

由於旋後肌常過度緊繃,適度減少反覆抓握與手臂上下翻轉,並強化二頭肌來代替作工,對症狀亦有幫忙。

(作者為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兼任主治醫師、冠新復健科診所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