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頭暈、半身無力》顱內動靜脈畸形 致出血性中風

2021/04/20 05:30

▲徐賢達醫師提醒,民眾若出現異常頭痛、癲癇,應盡早就醫檢查。(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邱書昱/新北報導

1名61歲的上班族女士,偶有頭痛、疲憊等症狀,日前在公司午休時,左半邊肢體突然無力,被送到台北慈濟醫院急診,確診是非典型的出血性中風,原因是先天性顱內動、靜脈畸形;醫師立即執行腦部動、靜脈畸形(AVM)清除開顱手術,術後恢復良好,沒出現後遺症。

先天腦內微血管發育不全

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徐賢達指出,腦部的動、靜脈畸形是先天性疾病,正常的腦動脈是先連接到微血管再接到靜脈,但動脈畸形患者的腦內微血管發育不全,在動、靜脈交會處有不正常的畸形組織,以致血液從動脈直接注入靜脈,中間缺乏微血管作緩衝橋梁,也無法供應附近的腦組織氣體與養分,導致患者出現頭痛、頭暈、噁心甚至癲癇等症狀。

他表示,動脈的血管壁較厚,可承受壓力較高的血流,靜脈則相反,因為缺乏微血管作緩衝,靜脈直接承受動脈的高流速血流,也易增加血管壁破裂出血的風險,導致出血性中風,嚴重者會危及性命。

病灶若大於3公分 手術難度高

徐賢達說,腦部動、靜脈畸形是依照病灶的大小、是否在運動神經區或感覺神經區等重要功能區,以及動、靜脈畸形流出的靜脈位置等條件,將手術危險程度分成5級,這位女患者的病灶為3公分,位於腦組織接近表面處,手術風險算較低。而如果病灶大於3公分且位於腦部重要功能區,則有較高風險,手術難度相對較高。

在手術時,醫師會先分離出灌注動脈,切除後再將動、靜脈畸形病灶與周圍腦組織分離,最後分離出引流靜脈,截斷再取出整個動、靜脈畸形,且可在手術室進行腦部血管攝影,確認病灶被完整夾除。

徐賢達提醒,民眾如果出現異常的頭痛、癲癇、半身無力、言語不清時,應盡早就醫檢查,避免遺憾發生。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