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化療噁心嘔吐 中藥調理改善
文/李以荍
癌症病人在接受化學治療與放射線治療時,最常面對的困擾就是噁心、嘔吐等症狀,對於採行中西醫合併治療的病人,中醫師可以針對病人的情況給予中藥調理,幫助病人達到改善症狀的目的。
由於化學治療使用的抗癌藥物會引起消化道黏膜的損傷,同時會刺激嘔吐中樞或消化道黏膜。一般而言,在化療開始1-2小時,即可能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第2天則進入反應的高峰期,到了第3天,大多數人的症狀就可以得到緩和。
而接受放射線治療的病人,治療進行2-3天後也會發生同樣的問題,直到治療結束後才會逐漸恢復。
攝取高熱量高蛋白 少量多餐
◎改善噁心、嘔吐的日常生活:
●在治療前2-3小時,可以吃一點米飯或麵包等碳水化合物,不要空腹。避免在治療前1小時內進食。
●平時可食用清淡的飲食、水果、酸味食物,選用冷食或室溫的食物,因熱食常會加重噁心感,並避免甜、油膩及辛辣的食物。
●攝取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採少量多餐且增加食物種類。
●聽音樂,做腹式呼吸,也可以在住家附近散步,讓身體與情緒盡量放鬆,避免接觸油煙味及接觸二手菸。
●側臥位躺下,頭部稍墊高。飯後勿立即平躺。
◎噁心嘔吐的中醫藥治療:
化療藥物易損傷人體正氣,導致脾胃虛弱、脾失運化、胃失受納、飲食積滯。因胃失和降、胃氣上逆,引起噁心、嘔吐。
小半夏加茯苓湯 可搭穴位按摩
中藥小半夏加茯苓湯是中國漢代名醫張仲景創制的一張名方,方中有半夏、茯苓、生薑三味中藥,具有顯著的鎮靜、止嘔功效。嘔吐量少但次數較頻、有噁心感,同時伴有心窩的堵塞感、眩暈、心慌等,適合服用小半夏加茯苓湯。假如同時伴有輕度上腹部疼痛、不安、不眠等症狀時,則應選用半夏瀉心湯。
按摩穴位可選用內關、足三里、中脘,在穴位上先按壓至病人有酸脹麻的感覺之後,再用揉法在穴道上做施壓,持續時間以3分鐘為宜。
如癌症及化放療後有出現噁心嘔吐的情形時,可至合格的中醫門診就診,由中醫師根據證型使用適當的中藥或搭配針灸來輔助治療。
(作者為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內科主治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