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日本媽咪產後憂鬱症 來台治療獲改善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
日本東京一名媽媽產後罹患「產後憂鬱症」,無法照顧小孩而需要父母協助,但是又因此產生罪惡感,導致失眠、食慾不振等情形,曾求助精神科,服藥後卻出現噁心等副作用;長期派駐台灣的先生知道台灣有「經顱磁刺激」治療憂鬱症的技術,跨海來台求診,經過30次療程合併藥物治療,1個半月後,睡眠、食慾、情緒與活力逐漸改善,也慢慢可以專心帶小孩了。
「經顱磁刺激」食慾、活力恢復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周伯翰表示,產後憂鬱是一個通稱,依嚴重程度分成3種:「產後憂傷」、「產後憂鬱症」及「產後精神病」。其中「產後憂傷」很常見,約有30-75%的媽媽生產完後3-5天內會出現莫名哭泣、哀傷、情緒敏感,這些症狀主因是生產後快速荷爾蒙變化、懷孕壓力得到釋放,或開始體認媽媽的責任感與壓力而引起,多半2週內會改善。
但是有10-15%的媽媽,症狀會越來越嚴重且持續2週以上,進展為「產後憂鬱症」;另外,0.1-0.2%的媽媽會出現更嚴重的「產後精神病」,甚至會有自殺或殺嬰的危險。
周伯翰提醒,產後憂鬱除了媽媽本身外,整個家庭包括母嬰關係與夫妻關係都會深受影響,但因為很多媽媽擔心藥物的副作用或是擔心疾病的污名化,往往拖到病情嚴重才就醫。
幫助憂鬱媽媽 把握同理等7原則
周伯翰表示,產後憂鬱症與產後精神病在下次生產很容易復發,早期治療與預防復發非常重要。目前常見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針對治療效果不佳的或是無法忍受藥物副作用的重度憂鬱症,也可以使用「經顱磁刺激(TMS)」治療,若有高度危險性則建議住院治療,甚至電痙攣治療(ECT)。
若遇到產後憂鬱的媽媽,身邊的親友該如何幫助她呢?周伯翰建議7個原則:同理、支持、傾聽、不責備、不只關心寶寶、先生一起分擔寶寶的照顧,必要時,陪同太太一同就醫。
周伯翰也特別提醒新手爸媽,照顧小孩時,不要太要求完美,必要時,可以向身旁有育兒經驗的親友請教、求助。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