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胸痛 不一定是心臟病 記下症狀 向醫師詳述

2007/06/20 06:00

文/羅秉漢

冠狀動脈狹窄範圍若超過70%會造成心肌缺氧,所引發的症狀就是狹心症。表現症狀是胸悶、呼吸困難和胸痛,有時會伴隨冒冷汗、頭暈或是噁心感。位置通常在胸口模糊的一片,而不是在特定的某一點,有時會傳到肩膀下顎或手臂。

時間通常會持續30秒到3分鐘。肌肉或肋骨並不會有壓痛感,症狀也不會因為改變身體和手臂的姿勢而加重,或是紓解。運動、爬樓梯、提重物,或生氣,容易導致心肌缺氧而誘發症狀;飯後、清晨,或是抽菸後,是比較容易發生狹心症的時間。

心臟科醫師面對疑似冠心症的患者,最重要的診療手段是詳細的詢問病史。醫師會根據上述的症狀,再配合其它的危險因子(年齡、性別、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 以及家族病史去推敲,看看到底有幾分像?譬如無緣無故發生在胸口某一點的刺痛往往是神經痛;肌肉或肋骨有壓痛點,則是局部組織的問題;精神壓力大的人常常會在靜態下,感覺空氣不足,需要間歇性的深呼吸;而胃食道逆流患者的胸悶、胸痛常常發生在半夜,或平躺時,坐起來,或是喝水,或是打嗝就會減輕。

然而每個人的症狀不盡相同,形容起來也不一樣,所以根據症狀來推敲沒有辦法非常精確,這時候就需要醫師運用專業知識,根據疑點,配合病人的狀況,安排合適的檢查來確定診斷;例如運動心電圖、核子醫學掃描、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或是心導管攝影。

所以當您有胸悶、胸痛的症狀需要就醫時,不妨事先做好準備,仔細觀察自己的症狀,並且做一個明確的描述,以便面對醫師時,才不會掛一漏萬,也才能幫助醫師,迅速做出正確的判斷與處置。(本文作者為署立台中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