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聚寶盆》喉嚨不舒服三年 關節痛才知巴金森氏症
文/張淑鳳
某個假日門診來了一對夫妻,67歲的方先生為了喉嚨不舒服到處就醫,治療了2、3年都沒有進步,經過耳鼻喉科醫師詳細檢查,找不到任何異常。
耳鼻喉科查無異常 又髖關節痛
最近一年,方先生右側的髖關節開始疼痛,尤其是剛站起來時需要停一會兒,才能走動。感覺好像是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照了X光片,骨科醫師說沒有問題,使用止痛藥效果也非常的短暫。此外,方先生也抱怨常會頭暈,睡眠品質也不好。慢性病方面只有輕微高血壓,每天服用一顆降血壓藥即可控制在正常範圍。
相信不只是病人及家屬不知如何就醫才好,就連一般醫護人員可能也不知道如何轉介方先生找哪一個專科醫師看比較好。
臉僵動作慢 幸醫師一眼發覺
方先生日前到我的門診就醫時,我發現他的動作有點慢,臉部表情也比較平淡,我讓他起來走一走,發現他的右手臂揮擺的幅度比較小,而且手腕及手指維持在一個屈曲的姿勢(如圖中)。
我幫他做了詳細的臨床神經學檢查,發現他的右邊肢體比較僵硬,診斷已經很明顯了,他是一位半側巴金森氏症的病人。
典型的巴金森氏症會伴隨典型的休息時手部顫抖症狀,但事實上,約有10-30%的病人並沒有抖動的症狀。我跟方先生及方太太詳細解釋,並處方給他抗巴金森氏症的藥物。
兩星期後,方先生回診時高興地說:「啊!我真是遇到了貴人了。」因為多年的疑惑無助,尋醫無門,終於得到了正確的診斷,使用藥物後,方先生走路時,手部的擺動比較自然,關節也比較不痛了。
神經退化性疾病 可觀察運動症狀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影響大腦控制運動的神經細胞的疾病,症狀逐漸出現並逐漸惡化。大多數發生在60歲以上,常見的症狀是震顫、肌肉僵硬和運動緩慢。這些與運動有關,被稱為運動症狀。
但許多巴金森氏症的病患還會遇到有一些跟運動無關的症狀,例如:疼痛、焦慮、沮喪或睡眠障礙。巴金森氏症的非運動症狀,很容易被忽略,尤其是睡眠障礙。
疼痛焦慮睡眠障礙症狀 易被忽略
據某些研究報導,甚至高達60-90%,包括:睡眠無法持續、打呼、白天嗜睡、不寧腿、作惡夢及快速動眼期的睡眠行為異常(如睡夢中夢見與人打架或爭吵,會實際表現出來,以致驚醒同床人);方先生喉嚨的不舒服,可能與喉部運動變緩慢有關。
希望有上述困擾的病人,能接受適當的評估及治療。
(作者為民眾醫院院長、神經科主治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