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幼兒聽損 把握黃金治療期

2018/02/28 06:00

▲單邊電子耳(人工耳蝸)可幫助重度聽力障礙者聽到聲音。(記者吳亮儀攝)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

▲健保有給付18歲以下兒童單邊人工電子耳。(記者吳亮儀攝)

一名2歲男童出生時就被診斷為重度聽力障礙,戴過助聽器,但效果越來越差,醫療團隊最後選擇用安裝人工電子耳(人工耳蝸),克服高位頸靜脈膨出大出血的潛在危險。

目前新生兒聽力篩檢、18歲以下兒童單邊人工電子耳(人工耳蝸)植入納入健保給付,讓聽損幼兒能把握黃金治療期。

醫囑出生半年內 確定治療方式

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系耳科主任陳錦國說,出生後最好1個月內完成檢查,若有問題盡早6個月內確定治療方式,並在2歲前治療,以免因聽力問題影響語言學習。

2歲前治療 避免影響語言學習

林口長庚醫院本月設置「人工耳蝸暨聽語診療中心」,結合主治醫師、聽力師、語言治療師、社工師、護理師、工程師等團隊,提供完整且快速診療檢查、聽能重建諮詢,以免去病患及家屬四處奔波檢查治療的麻煩。

陳錦國表示,電子耳手術要先在耳後開3公分的口,把電極裝到耳廓以刺激殘留的聽覺神經,讓患者能夠聽到聲音,手術時間約2小時,視傷口恢復情況,住院4天就可出院。

手術完成後,醫院會請聽力師做調頻、進行聽力復健。3到6個月後,患者通常能聽懂9成句子、8成單詞,較戴助聽器時進步許多。

陳錦國提醒,並非所有聽力受損的患者都有必要裝電子耳,很多時候靠助聽器即可,患者應信任醫師的臨床診治和判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