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感冒「聽不到」 急性中耳炎作怪
文/羅巧微
3歲的綜綜(化名)已經感冒一個多禮拜了,每天鼻涕鼻塞很難受。半夜睡到一半,忽然哭醒說:「右邊耳朵好痛!」媽媽好不容易哄他睡著。早上他一起床就跟媽媽說:「媽媽,我耳朵好像聽不到了!」
媽媽趕緊帶他到門診來,檢查後,發現是明顯的右側急性中耳炎合併中耳蓄膿,需要先口服抗生素再回診追蹤。
急性中耳炎是兒童常發生的疾病,通常是感冒鼻炎數日後,因耳咽管功能失調所發生的併發症。家屬聽到急性中耳炎這個診斷,常常就會問:「是不是我幫他洗澡的時候耳朵進水了?」
其實正常的狀況下,鼓膜會分隔開外耳和中耳,像洗澡水等異物是不會直接進到中耳的,所以我們平常才能正常地游泳或是沖澡。如果真的有髒東西進到耳朵,通常頂多造成外耳炎。
急性中耳炎的典型症狀像是耳朵痛、發燒、聽力減低、聽到水聲或其他耳朵悶悶的感覺。嬰兒可能會莫名哭鬧、用手摳抓拉耳朵等。有些比較厲害的中耳炎可能會出現耳漏,就是已經發炎到鼓膜破裂了,中耳的積膿流出來。
醫師使用耳鏡檢查時,若看到中耳的積液積膿造成鼓膜膨出,伴隨著其他急性發炎的徵象,例如充血、發紅等,就表示是急性中耳炎。
治療急性中耳炎時,會直接使用口服的高劑量抗生素,若劑量不足,比較難到達中耳將細菌清除乾淨。若是年紀大一點且病情很輕微的兒童,或許可以考慮先觀察而不使用抗生素,但是需要密集回診追蹤病情是否惡化,有時對家屬來說可能有點不方便。
治療中耳炎的抗生素雖然沒有太大的毒性,但是有些兒童可能會出現腹瀉的副作用,甚至有些小孩可能會因為腹瀉嚴重,而需要換藥治療。
不過要特別提醒的是,抗生素拿回家之後一定要按時服藥,如果有副作用,可以回診跟醫師討論是否換藥,千萬不要自行停藥。抗生素一定要使用到中耳炎治療痊癒,以免日後造成聽力受損的後遺症。
(作者為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