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食道弛緩不能症 害婦淪紙片人

2017/12/13 06:00

▲吳小姐(左)罹患「食道弛緩不能症」,陳政國醫師(右)為她進行「經口內視鏡肌肉切開術」後,終於可以順利吃東西。(記者陳建志攝)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

▲食道攝影發現吳小姐的下食道肌肉持續收縮,以致食物和水無法往下流。(記者陳建志翻攝)

48歲的吳小姐近半年來吃飯時,總覺得食物積在胸口,無法順利吞嚥。平躺時,未消化的食物甚至會和酸液逆流而出,讓吳女一度爆瘦到只剩39公斤宛如紙片人,十分痛苦。

就醫檢查才發現她的食道括約肌持續收縮,原來是罹患少見的「食道弛緩不能症」,藉由「經口內視鏡肌肉切開術」後,終於讓她體重增加,重拾吃東西的快樂。

吳小姐長期在國外工作,今年7月開始出現吞嚥困難,每次吃東西都要喝一口水,才能下嚥。回到台灣看診後,一開始以為是壓力大,但治療兩個月狀況越來越嚴重,不但吃一口飯要配一杯水,就連醫師開的藥也無法順利吞下。

好發於30至50歲民眾 原因不明

亞大醫院肝膽胃腸科主任陳政國表示,吳小姐看診時,因東西都吃不下,156公分高,瘦到只剩39公斤,經安排食道攝影檢查,發現食道下方肌肉持續收縮,造成食道和胃交界處呈現鳥嘴狀,讓食道積滿東西無法往下流,確診為少見的「食道弛緩不能症」。

陳政國說,每年每20萬人中僅約一至兩人罹患「食道弛緩不能症」,較常出現在30歲至50歲的民眾中。患者因下食道括約肌持續性收縮、無法放鬆,導致患者出現吞嚥困難,並伴隨胸痛、嘔吐、胃酸逆流、營養不良等症狀,發病原因不明。

治療「食道弛緩不能症」的方法是「經口內視鏡肌肉切開術」,手術時間約一小時,只要沒有其他併發症,患者隔天就能出院並順利進食。

可採經口內視鏡肌肉切開術治療

不過醫師提醒,此類患者手術後,需讓食道內的黏膜和肌肉有時間進行復原,一開始要少量多餐、小口進食,並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讓食道和腸胃道慢慢適應,才能達到最好的恢復效果,建議民眾出現吞嚥不適、飯後嘔吐、喝水不順或胸口疼痛等症狀時,要儘快就醫找出病因,才能對症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