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三期論治 「支氣管擴張症 」有解
文/許景勝、鄭宥驊
支氣管擴張症是指因發炎或感染,使得支氣管失去原有的彈性和肌肉張力而產生永久的擴張。病人在臨床上有長期的慢性咳嗽、濃痰、咳血。
病因方面有可能是因為感染造成,或者病人本身原有的免疫功能低下,或肺部疾病造成反覆感染,另外也有可能是其他一些自體免疫疾病,或吸入毒物、異物造成。
因這些病因不同,會造成支氣管擴張症有「局部」或「廣泛性」的表現。「廣泛性表現」的病人,常伴有鼻竇、肺部疾病,如鼻竇炎、氣喘;「局部表現」的病人,可能是異物或腫瘤造成的阻塞,或因分枝桿菌、真菌感染的淋巴結腫大而壓迫支氣管造成的阻塞。
若懷疑有支氣管擴張症,診斷時,需注意咳嗽發作的頻率、痰液顏色及質地、是否有發燒、是否會喘、以及聽診時,是否有聽到喘鳴聲、呼吸音的改變。
影像學方面,初步可做胸部X光,高解析電腦斷層則是較精確的診斷工具。在微生物學方面,可做痰液細菌及分枝桿菌培養。若有需要,也可做支氣管鏡及肺功能檢查。
支氣管擴張屬中醫「肺癰」、「咳嗽」、「咯血」等範疇,後期也可歸屬於「肺痿」、「勞嗽」等病症。
張仲景《金匱要略》指出:「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乾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支氣管擴張伴感染,出現發熱、咳嗽、吐痰腥臭,甚則咳吐膿血時,與肺癰表現極為相似。
◎依中醫理論,支氣管擴張症可分為三期論治︰
●初期(風邪襲肺):治宜宣肺止咳,方用止嗽散和二陳湯加減。
●急性感染期(痰熱壅盛):治宜清肺瀉熱,祛痰排膿,方用千金葦莖湯和加味桔梗湯加減。
●恢復期(氣陰兩傷):治宜益氣養陰,扶正祛邪,方用桔梗湯加減。
平時應避免冰冷食物
患者平時除了避免冰冷食物外,也可以用白木耳、紅棗、蓮子百合煮湯,潤肺效佳。藕節煮湯,平時有助涼血,預防咳血、薏仁湯、綠豆湯溫溫喝,都是不錯的保養品。
治療支氣管擴張症最好的方法是預防,馬上診斷及有效治療細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是預防本病最好的方法。
(作者分別為天主教聖功醫院中醫部醫師、高雄榮民總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