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過敏」久治不癒 應先查出病因
圖.文/李達人
林先生經常鼻塞、打噴嚏、流鼻水、溢淚,因打鼾而睡眠品質不佳,黑眼圈日漸嚴重,工作效率愈見低落,到了冬天尤其嚴重。林先生原以為是過敏性鼻炎,曾到其他醫院抽血卻檢查不出過敏原,雖長期服藥也無法根治。
林先生到本院就醫時,經確診為「非過敏性鼻炎」合併「鼻腔構造異常」並擬訂治療計畫,經內、外科治療後,林先生才治癒困擾多年的症狀。
和多數民眾一樣,林先生誤以為這些過敏症狀一定由過敏性鼻炎引起,事實證明,其他鼻病(如非過敏性鼻炎)也可能引發類似症狀。
真正的過敏性鼻炎因「吸入」過敏原引起(例如:塵蟎、蟑螂、狗毛等);因吃進「食物」過敏原引發(例如:蛋白、牛奶、螃蟹等);也可能因吃進「水果」過敏原引起(例如:柳橙、酪梨、奇異果等)。
另一種「非過敏性鼻炎」,雖無過敏原卻有類似症狀,如:職業、藥物、懷孕、情緒、空氣污染(抽菸、燒香、油煙等)。
此外,鼻中隔彎曲、鼻甲肥厚、鼻息肉等這些鼻部構造異常會使得鼻黏膜因長期缺氧而降低免疫力,引發過敏症狀。
引發鼻過敏症狀的因素多樣化,因此不易根治。此外,鼻炎成因若同時涵蓋過敏性及非過敏性因素,如僅治療單一鼻炎必曠日廢時;另外,忽略鼻部構造異常因素而未適時手術治療,鼻黏膜發炎因子持續存在,症狀亦不易緩解。
治療時,首要釐清病因,依鼻炎種類對症防治,例如:鼻腔沖洗、藥物治療(抗組織胺、袪充血劑、鼻內噴劑)、針對特定過敏原給予免疫(脫敏)療法等。如皆未見效,必須求診鼻科專科醫師考慮手術療法的必要性。
因鼻腔是呼吸系統的重要部位,鼻過敏症狀發作愈頻繁,呼吸道抵抗力愈差,產生合併症的可能性也愈高。
在人口愈來愈多的今天,空氣品質日益惡化,和林先生一樣為過敏症狀困擾的病患日漸增多,發病年齡也愈來愈小;久治不癒的過敏症狀應仔細分析病因,釐清內、外科因素,並且治療時,要做整體考慮,才能恢復正常免疫力,有效降低併發症的風險。(作者為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部部長)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