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藥罐子 試試中醫調理
文/王嘉宏
台灣地區腦血管病變的比率可說是世界第一,最主要的理由是高血壓的患者只有四分之一的人按時服藥,其他的病人就是腦血管病變和其他高血壓併發症的最佳候選人。
很多人血壓都已一百八十/一百廿mmHg,還繼續操勞奔波, 與人相處則凡事激動萬分,殊不知這種人是帶著一顆隨時可能引爆的炸彈,也是腦出血的高危險群。
服用西藥降血壓藥是必須的,但長期服用雖然降了血壓,卻可能降低了心臟功能,腎功能及肝功能也相繼低下。
中醫注重整體的調理,以達成身體機能的全面恢復,療程分初期、中期、後期各有不同治法,例如可以利用附子、桂枝、乾薑等藥物來改善動脈循環,利用丹皮、玄參、麥冬、西洋參等藥來保護血管內皮。
至於眼睛病變,則是病人後期常會發生的嚴重併發症,可以用杞菊地黃丸適度保養。
中醫在大腦、神經、激素的調節,大都以腸胃道調節、提升免疫力為主。如此一來治好了高血壓,也預防了血管的併發症,這樣才算是全面整體的治療方式。當然,適度的運動及正常的作息飲食是一定要的。
(本文作者為樓中亮中醫診所台北大安分院院長)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