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孩子每日盯螢幕逾1小時恐情緒不穩! 研究揭3風險

2025/06/23 21:37

醫師指出,孩子每日只要使用螢幕超過1小時,出現過動、情緒不穩、攻擊行為的風險越高;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醫師指出,孩子每日只要使用螢幕超過1小時,出現過動、情緒不穩、攻擊行為的風險越高;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黃宜靜/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在餐廳用餐時,經常可以看到孩子一哭鬧,父母就派出3C來育兒,讓他們安靜,且螢幕一盯就是好幾個小時。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恒引述國外研究指出,孩子每日只要使用螢幕超過1小時,出現過動、情緒不穩、攻擊行為的風險就越高;但若是父母陪玩的互動式螢幕活動,則可能有正面影響。

孩子狂看3C 當心出現社交障礙

王思恒在臉書專頁「一分鐘健身教室」發文分享,該研究是2025年發表的1項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針對5歲以下兒童的螢幕使用,進行深入探討。

研究發現,兒童1天只要使用螢幕超過1小時,社交與情緒發展風險越高,出現過動與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與焦慮,又或是攻擊行為、退縮、難以建立社交關係等問題的機率也會上升。

父母陪玩3C 具正面影響的可能

然而,王思恒表示,不是所有的使用螢幕時間都會造成負面效果。像與父母共玩教育遊戲的互動式螢幕活動,可能有正面影響;而沒有人陪、被動觀看的卡通,則對兒童情緒與語言發展最有害。

醫師分享,與父母共玩的互動式螢幕活動,較可能對兒童有正面影響;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醫師分享,與父母共玩的互動式螢幕活動,較可能對兒童有正面影響;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王思恒分享,美國小兒科學會建議,2歲以下避免使用螢幕(視訊通話除外),2–5歲則每日不超過1小時,且需由成人陪同觀看。

王思恒強調,小朋友大腦前額葉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還不夠好,也更難抗拒螢幕上有趣的聲音,極容易被影像給吸引。他建議,家長應控管孩子使用螢幕的時間,並且選擇互動式、教育性內容,讓手機、平板帶給孩子的,都是正面影響。

此外,他也提到,使用螢幕時間過長不只對兒童有害,就連大人過度使用手機,都會讓注意力、記性變差,心情變浮躁。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