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天氣回暖也會中風! 醫揭4因素:脫水上榜

2025/04/19 10:46

醫師指出,脫水時若未及時補充水分,易形成血栓,導致缺血性中風,需特別注意;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醫師指出,脫水時若未及時補充水分,易形成血栓,導致缺血性中風,需特別注意;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雖然俗語說「端午後收冬衣」,近期可能又有一波鋒面帶來濕冷天氣;然夏日逼近,天氣確實越來越暖了,那是不是就不用擔心中風了?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提到,寒冷天氣確實會讓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增加中風風險。但是溫暖天氣並不代表完全沒有風險,血管因氣溫變化過度收縮和擴張、炎熱時脫水、血壓管理不當、不良生活習慣都會影響,而脫水時若未及時補充水分,易形成血栓,導致缺血性中風,需特別注意。

謝炳賢在臉書專頁「守護家人的帶刀侍衛謝炳賢醫師|宜蘭神經外科推薦礁溪診所陽明醫院頸椎腰椎微創手術」發文提到,天氣回暖也不能輕忽,尤其是像現在這樣,早晚氣溫劇烈變化時,身體的調節機制容易失衡,仍然可能導致中風。而他也提出了4個春天容易中風的因素。

氣溫變化大血管難適應

春天常出現晝夜溫差大的情況,白天熱到想開冷氣,晚上又冷到想穿毛衣。血管在忽冷忽熱的狀態下,容易過度收縮與擴張,使血壓波動劇烈,增加中風風險。

脫水與血液濃稠度上升

天氣炎熱時,人體水分流失較快,若未及時補充水分,血液會變得更加黏稠,容易形成血栓,導致缺血性中風。特別是年長者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更容易受到影響。

血壓管理不當

有些人到了溫暖天氣後,就放鬆警惕,不再監測血壓或規律服藥。但事實上,高血壓仍然是中風的主要風險因素,即使氣溫變得再高再熱,也不能掉以輕心。

生活習慣影響

氣溫回暖,人們外出活動的機會增加,可能會攝取過多高鹽、高油食物,或是飲酒過量,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血壓升高,進而增加中風的機率。

謝炳賢提醒,中風風險無季節之分,全年都要注意!無論什麼天氣,控制血壓、補充水分、健康飲食與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降低中風風險的關鍵。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