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保7大重大新制5月上路 首度給付食品、預立醫療諮商對象擴大

2025/03/27 20:44

健保署召開健保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一口氣通過7項重大給付。(資料照,記者林惠琴攝)

健保署召開健保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一口氣通過7項重大給付。(資料照,記者林惠琴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健保署今(27日)召開健保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一口氣通過7項重大給付,更首度將食品納保,包含擴大預立醫療照護諮商對象、居家血液透析、術後加速康復推廣計畫、保障醫院生產點值與部分時間加成、早產兒母乳添加食品、調升急診相關支付、調增基層診所診察費,涉及經費逾54億元,預計5月上路。

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今日共擬會議通過健保給付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費用擴大對象,從目前適用於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的末期患者、有自主行為能力的輕度失智症患者、病人自主權利法第14條之1規範的永久植物人狀態等情形、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服務對象,再新增2類族群,分別是65歲以上重大傷病、大家醫計畫中屬於65歲以上多重慢性病病人,且取消現行規範必須住院簽署,調整為門診簽署也可獲得給付,每人給付3000點,預估6萬人受惠,經費約1.8億元。

會議也通過居家血液透析方案,石崇良指出,給付比照院所血液透析3912點(每點約0.9元),並且有實際訪視費用1200點、視訊訪視費用420點,而居家血液透析涉及的透析機租借、用水等費用由病人自付,但設定1年以不超過12萬元為限。因為只是患者進行血液透析從院所改到居家,多一個選項,對於財務影響不大。

此外,石崇良指出,考量醫院收治高危險妊娠個案較多,通過醫院生產給付將比照基層院所保障1點1元,且夜間或假日緊急自然產加成30%,1年挹注,分別投入2億元、2.1億元。

早產兒出生後住院期間,母乳必須添加一些營養食品,強化照護,石崇良說明,考量是病程當中照顧所需,通過健保首度支付食品,適用對象包含出生1800公克以下或是孕期37週以前出生的寶寶,預估1年約2200名新生兒受益,經費約3400萬元。

今日也通過術後加速康復推廣計畫(ERAS),石崇良解釋,主要是跨團隊「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照護」運作模式,手術除了外科、麻醉科醫師外,還要融入護理人員、營養師、物理治療師等至少5類人員,且從術前就要執行麻醉、營養評估等,以及術中、術後的追蹤與矯正、控制,透過整合照護降低手術風險;去年試辦結果大幅改善患者併發症、住院天數與復原情形,今年就擴大推廣。

石崇良指出,第一階段對象鎖定70歲以上、麻醉高風險的髖關節及膝關節置換手術患者,照顧每個患者,團隊可獲得給付1.8萬點,經費約5千萬元,預計1年收案2600件。

至於之前討論多時的急診相關支付,今日會議也通過,包含急診診察費與護理費拆開計算並調升10%、調升急診觀察床護理費可達60%、調高急性一般病床護理費可達15.9%,以及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一律比照醫學中心給付、中度級比照區域醫院給付,還有離島一般級急救責任醫院急診加成給付10%、中度級30%、重度級50%,合計1年挹注42.4億元。

同時照顧基層診所護理人員,因為護理費包裹在診察費中,延續2023年7月起的提高診察費政策,若診所為一定比例以上的護理人員調薪,今年每個門診診次前1至30人次的診察費將各增給付24點,高於過去2年的6點、12點,預算約6億元。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